当前位置:

重磅!《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规划》来了

发布日期:2020-01-15 16:33 浏览次数:

2003年,浙江省政府发布了《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全省“四大”发展战略,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引领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浙江创造转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浙江省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规划》,这是瞄准“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践行“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要举措。未来将如何建设?一起来看~

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带  (包括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是全省大湾区战略实施、高新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浙江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这条产业带有什么发展基础?

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带是我省经济最具活力、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依托丰富的创新资源优势和灵活的市场体制机制,已逐渐成为全省高新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创新创业的高地。

综合实力雄厚。环杭州湾地区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区位优势突出,已经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截止到 2018 年,环杭州湾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3.8 万亿元,占全省的 69%;77 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榜单,占到全省的83%。

产业特色明显。2018 年,环杭州湾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到90%,规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到全省75%,初步形成了网络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形成了涵盖关键控制芯片、信息软件到物联网系统、电子商务、网络运营、大数据等完整的网络信息产业体系,钕铁硼材料、单晶硅片、半导体制冷器等若干产品的技术和产量居全国领先地位。    集聚发展格局初现。布局构建了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创大走廊为引领,国家(省级)高新区、特色小镇、产业园区为支撑的产业发展空间载体。截止到 2018 年,环杭州湾区域国家(省级)高新区数量占到全省的 89%,初步形成了集聚发展效益。     产业生态日益完善。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建成了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完善的产业服务链条。集聚了全省近 300 家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逐渐完备。省市协同、创新创业支持政策不断完善,初步构建了优良的双创服务生态系统。未来有什么发展目标?

力争到 2022 年,将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一流的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和全国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

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精尖产业体系。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8000 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长 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 2 个百分点以上。在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新材料领域涌现一批全球领跑的原创技术和产品。

打造数字经济引领的产业创新高地。瞄准世界产业科技前沿领域,集聚一批具有全球视野与战略思维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培育一批百亿级国际性创新型领军企业,形成一批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诞生一批国际性原创技术发明。每万名从业人员中 R&D 人员数达到 140 人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25件。

形成一流的产业双创生态。初步形成从创意、研发到融资、孵化、产业化环环相扣的开放高效、富有活力的产业服务生态系统。培育 700 家以上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聚集创业投资机构 500 家以上,管理资金规模 5000 亿元以上,吸引科技创业创新人才 35 万人以上。

构筑一体化协同格局。杭州、宁波核心辐射成效显著,产业平台作用凸显,培育 1 家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打造一批创新型科技园区,发展一批创新型特色园区。初步形成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的环杭州湾创新共同体。

到 2025 年,实现创新资源的全球整合配置,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建成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实现以上目标将有哪些动作?

培育新型产业体系

聚焦数字技术、生命技术、材料技术,瞄准未来布局,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先进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海洋高技术、创意设计 5 大特色产业为支撑,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推进各区域产业错位分工、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快形成“151” 新型产业体系。

(一)数字经济

坚持数字驱动,加快突破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加快布局若干数字经济新兴产业。加快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提升发展通讯与网络、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等产业。以产业化数字化发展为导向,加快发展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跨境电商、社交电商、新零售、移动支付等新业态新模式,重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数字地理信息、数字创意、数字安全、数字旅游、数字教育、数字物流、数字港口等领域的应用。

以杭州为核心打造数字产业化示范区,发挥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产业链齐全的优势,打造产业数字化的特色产业带。

(二)先进制造产业

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硬件技术爆发式涌现、融合式衍生契机,加快攻克制约先进制造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关键技术,充分运用新技术推动环杭州湾区域先进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提升发展汽车关键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等汽车制造。优化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强化发展关键基础零部件,积极培育发展大型干线飞机制造、通用飞机、关键零部件以及航空服务等航空产业。推动发展智能终端等新产品、新技术。

以杭州、宁波为龙头,打造汽车产业引领区;以舟山、嘉兴、绍兴等为核心,打造航空产业集聚区。

(三)新材料产业

抢抓新材料产业新兴细分领域发展契机,加快推动新材料高端化发展。立足优势,瞄准行业需求,面向前沿,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制度和政策保障,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推进新材料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加快打造特色产业链,促进新材料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拓展。以“链式发展”为导向,提升发展稀土磁性材料、电子硅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光伏材料、化工新材料、海洋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以“支撑行业”为导向,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材料、高性能膜材料以及电子信息与智能材料;积极发展石墨烯、3D打印材料以及材料基因组等前沿领域。

支持宁波、杭州、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协同错位发展,打造特色优势新材料产业集群。

(四)生命健康产业

加强高技术创新引领,发展世界一流的生命科技产业。提升发展医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加快发展新药研发、特色原料药及药物制剂等生物医药领域。积极发展健康信息服务、数字健康、数字养老等健康服务领域。

以杭州、宁波为龙头,打造高端医疗装备及器械和健康服务示范区;以舟山、宁波、绍兴、湖州为核心,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分工协作、联动发展的产业研发及制造带。

(五)海洋高技术产业

以智慧海洋工程建设为引领,重点发展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海洋能等海洋高技术制造,加快发展海洋大数据服务、港口物流、航运金融服务等海洋高技术服务,加快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港口经济圈,增强港口经济圈的辐射带动能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构建“一带一路”倡议支点。以舟山、宁波为核心,打造全国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海洋高技术产业带。

(六)创意设计产业

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作为助推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增强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对相关产业的渗透提升和带动能力,推动实现从“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转变。推动专业设计服务高端化发展,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时尚设计等领域,鼓励依托专业设计服务发展创意农业、体育文创等新兴业态。

(七)未来产业

面向未来,加快攻克一批基础型、应用型技术,前瞻布局量子信息、柔性电子、区块链、虚拟现实等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拓展应用场景,探索行业应用,推动未来产业快速发展。

壮大产业发展主体

顺应创新全球化发展趋势,聚焦人才、技术、资本三大产业创新要素,积极对接全球创新尖峰地区,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一)壮大高科技企业梯队

按照“分类施策,创新提升”原则,聚焦科技型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加快构建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带创新型企业梯队,打造产业高端化、创新化发展生力军。加快培育科技型初创企业,推动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向高成长、新模式与新业态转型,遴选培育一批掌握产业“专精特新”技术的科技型高成长企业。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推动环杭州湾各市建立健全“国高企”培育库机制,根据知识产权、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等指标发掘基本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纳入“国高企”培育库,进行跟踪对接、主动服务。深入实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赋能提升,促进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做精做深产品和服务,形成一批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壮大行业领军企业群体,深入实施领军企业“雄鹰计划”、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凤凰行动”计划,推动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平台化发展战略、企业上云行动,在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领域建设开放式创新基础设施,构建以平台企业为核心,数据驱动及模式创新为引领的新型产业生态和价值网络。

(二)引培一流产业人才

围绕数字经济、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深入实施国家省市各级人才计划,引进集聚一批带项目、带技术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推动环湾区域各县(市、区)围绕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构建产业发展紧缺高层次人才信息库,绘制产业人才地图。积极推进部署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服务站建设,鼓励创新“以才引才”“项目引才”“大赛引才”等模式,加强市场化引才、精准对接引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以技术入股、期权出售等方式引入高端人才,支持企业以顾问指导等柔性方式聘请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创新活动。

构建产业创新体系

坚持“高举高打、瞄准前沿、开放创新”原则,以建设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开展重大技术创新专项为抓手,协同创新,不断强化产业技术创新供给源头,夯实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级。

(一)部署重大产业创新平台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研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响应国家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的战略布局,推动采取自建、共建等多种方式,统筹环湾地区科技资源,积极谋划数字技术领域大科学装置,争取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平台布局。充分发挥浙江大学、阿里巴巴资源优势,全力推进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与省内外大院名校合作,加快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等高端创新机构建设。推动企业自建或联合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专业性、开放性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聚焦行业共性技术,开展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浙江大学、宁波大学“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水平建设西湖大学、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推动实施重点高校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在有条件的科研院所与属地高校之间探索深度融合。

(二)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围绕重点打造的产业集群,聚焦网络信息、高端设备与工艺、新材料等数字经济领域,加快推动省市县联动,全面组织动员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突破一批影响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推动引导设区市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重大战略性产品(装备),推动部署“未来产业”研发专项,开发一批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

(三)加快产业技术转移转化依托浙江科技大市场、各市科技大市场体系,谋划建设全球技术交易中心。加速推动国际技术转移,面向德国、日本等先进地区,推动企业主体加快引进和利用一批国际先进技术成果。推动省属高校院所全面梳理科技成果资源,发布科技成果目录,建立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网络,推动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原则,推动企业根据转型发展需要,提炼技术创新方向、凝炼技术难题,通过采取委托开发、联合研发等项目纽带合作方式,联合国内外高校院所和科技服务机构、下游应用企业共同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鼓励企业、高校院所采取产业联盟、成立研究实体等方式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围绕行业性重大共性技术研发开展合作。推动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对外投资、技术并购、技术购买等方式,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成果。推动在深圳、上海等国内创新高地,欧洲、日本等技术创新强国布局离岸研发平台,建设海外孵化器、国际合作产业园等,形成“境外研发、本地转化”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产业价值链布局。

优化产业双创服务

以提升发展区域科技服务业为核心目标,以“强化硬载体,提升软服务”为发展路径,完善专业化创业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提升发展科技服务业,打造双创服务升级版。

(一)完善专业化创业服务体系

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依托国家(省级)高新区、特色小镇,国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加快布局建设一批众创空间。推动龙头骨干企业、高校院所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实施区域科技企业孵化器清零行动,实现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各高新区、产业基地全覆盖。加快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与互联网融合创新,推动各类科技园、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基地、产业园等加快公共研发与中试实验工场建设,承接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前期的中间性、放大性试验试制或工程化试验。

(二)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高标准推动杭州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宁波新材料产业、嘉兴南湖电子信息(智能硬件)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打造一批全省示范样板。围绕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布局建设集创意设计、研究开发、检验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省级计划给予支持。结合行业特点,有效集聚资本、技术、人才、政策等创新要素,构筑开放、共享、协作、共赢的产业生态体系,为推进产业高新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加快产业与金融资本融合

建立健全以政府资金为引导、民间资本为主体的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导市、县(市、区)、高新区天使基金、创业基金投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团队,优先支持国内外知名天使投资人和天使投资机构、科技信贷机构、科技保险机构在“三廊”集聚发展。鼓励银行与投资机构开展信贷投放与股权投资相结合的外部投贷联动融资服务,推广面向创新型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融资保险、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保险、科研人员保障、研发中断、产品研发责任、新产品试用等保险品种。

构建一体化新空间

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功能载体区域分布特征,统筹规划布局全域创新功能、产业功能,整体构建“三廊多基地(园区)”的产业空间格局。

(一)强化“ 三廊” 辐射引领能力

围绕高度集聚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创新要素、大幅激发集聚效应、充分发挥协同优势的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G60 科创走廊(浙江段)。强化创新资源空间耦合,打造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带协同创新体系。加快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大力引进建设国际一流的重点科研平台,引进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不断增强创新源头。建立健全创新资源跨区域合作机制,围绕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推动科创大走廊跨区域科研机构、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建立创新资源共商共建共享机制,打通跨区域合作通道。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充分发挥科创大走廊创新创业资源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将科创大走廊打造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创新共同体,浙江创新发展的主引擎。

(二)强化“ 多基地(园区)” 产业承载能力

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培育、集聚壮大,聚焦创新、孵化功能,加快提升发展国家高新区、省级高新区、特色小镇等重点园区载体,全面支撑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将国家高新区打造为新兴产业的孵化器,支持以“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加快整合条件较好的省级高新园区,推动产业化基地不断向分园转移。加快推进舟山国家高新区创建进程,实现湾区国家高新区全覆盖。支持省级高新区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并高标准编制发展规划,根据发展需要部署创新创业基地、人才基地、平台载体等建设,集聚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和创业资源,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集群。针对建设期满三年和创建未满三年的高新区提供分类指导,组织专题开展调研辅导。推动特色小镇聚焦特色产业打造具有良好的产业生态和产城融合成效的创新创业社区。支持特色产业明显的产业空间平台创建特色小镇,统筹优化功能布局,超前配置基础设施,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协同开放发展

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功能载体区域分布特征,统筹规划布局全域创新功能、产业功能,整体构建“三廊多基地(园区)”的产业空间格局。

(一)构建省域一体化发展格局

深入推进省域一体化建设,分类指导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引导建立各具特色、协调共进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以杭州都市区、宁波都市区建设为核心,加强与金义都市区联动统筹,打造大湾区产业发展的主引擎和引领极。重点加快杭州、宁波核心城市建设,聚焦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国际时尚智造为主线,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钱塘江金融港湾、沿湾智造大走廊、甬江科创大走廊、前湾新区等功能平台为主要载体,强化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分工协作和深度融合。支持嘉兴、湖州、绍兴、舟山等重要节点城市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提升综合实力,加快形成分工有序、功能互补、高效协同的区域城市体系。

(二)融入长三角产业生态圈

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开展长三角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打造融入承接上海、南京等区域产业、技术、人才、企业、资本等要素联动发展的重要载体。重点聚焦 151 产业体系,支持环杭州湾产业带现有协会、联盟、龙头企业牵头,联合社会中介组织,组建跨区域产业发展联盟,推动建设一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加快跨省合作园区建设步伐,承接优势产业转移及产业化。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实现产业带区域与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设施信息互联互通。积极参加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国际创客大赛、国际产学研合作成果展示洽谈会等区域性创新活动,促进创新资源双向流动与开放。

(三)融入全球产业价值网络

发挥区域民营经济活跃的特色优势,推动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并购、技术合作等多形式的产业合作。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在境外搭建合作研发、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等平台基地,对接境外创新资源开展创新创业。加快部署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加强与跨国公司、国际学术组织和第三方中介组织等合作,在产业带内共建国际科技合作园,加速人才、资本、技术的国际双向流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