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索引号: 002482090/2020-15101 发布机构: 省科技厅
发文日期: 2020-06-2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于加强我省科技创新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0- 06- 24 09: 38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分享:

答复意见:

浙科办建〔2020〕189号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宁63号建议的答复


张芳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宁63号建议《关于加强我省科技创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以“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为主攻方向,全面实施“科技新政”,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为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3位,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居全国第5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5%。

一、着力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制定《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科技新政”),明确打造“互联网+”和生命健康两大科技创新高地的总目标,提出未来五年“五倍增、五提高”的预期目标和“六招五十式”科技创新组合拳,提出一批含金量高的政策举措,是近年来力度最大、体系最完整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金介政相结合的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体系,明确到2025年底初步建成知识产权引领型强省的目标。出台《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实施意见》《浙江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破除“四唯”现象,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突出实绩导向,构建支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

二、着力开展高质量知识产权专项培育。围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加大专利导航项目实施和推广力度,提升专利综合运用效益,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组合,助推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我省知识产权创造取得显著成效,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8件,居全国第四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525件,居全国第五位;商标有效注册量达250.4万件,居全国第二位;登记一般作品2.5万件,软件著作权登记量位居全国第五位;实施省级专利导航项目14项,数字经济领域有效发明专利达4.9万件,同比增长12.2%;获第21届中国专利奖金奖2项、专利银奖8项、优秀奖48项,总量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三、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科技大市场体系化建设,统筹推进全球技术交易大市场、中国(浙江)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网上技术市场3.0建设。2019年全省举办“浙江拍”20场,成交316项、金额4亿元;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累计成交科技成果2492项,成交金额6.67亿元;实现技术交易合同额1475.8亿元,同比增长49%。强化知识产权金融结合,率先实现县(市、区)知识产权金融业务全覆盖,全省专利权质押额达172亿元,居全国第二;商标权质押额达到90亿元,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四、着力培育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持续实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扶持培育工作,加强27家国家技术转移机构、99家省重点科技中介机构的统计监测,掌握运营情况,开展精准服务。省财政对业绩突出的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每家奖励30-50万元。全省60所高校建立专门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机构,推进科技成果有效对接。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与20多个地市签订合作协议,在湖州、温州、衢州等18个地区设立技术转移中心。组建高校院所技术转移联盟,搭建政产学研金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进专业化技术转移队伍建设,2019年举办技术经纪人培训班9期参训985人次。

五、着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进一步强化行政保护,专利行政执法权全面下放至县区一级,开展“亮剑2019”保护知识产权综合执法暨“铁拳”行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19”专项行动、全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等,查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2万余件。进一步推进司法保护,全省法院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一审案件28561件,审结25850件;全省检察机关全年共审查逮捕侵犯知识产权案件303件494人;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侵权犯罪案件858起,涉案金额超过12.7亿元。进一步优化保护体系,中国(浙江)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投入使用,着力加强数字经济和新能源产业专利保护。诉调对接、仲调对接机制不断完善,累计调解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案件8000余件。

六、着力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建成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义乌成为全国首个开展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受理业务的县级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落地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杭州高新区(滨江)建成全省首批“全门类、一站式、全链条”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标注册登记受理窗口实现11个设区市全覆盖;发明专利优先审查初审实现全程“网办”、“掌办”,时效缩短50%,数量增长120%;上线新版科技成果登记和技术合同登记系统, 为企业和一线科研人员提供“零次跑”“无纸化”“立即办”服务。

七、着力完善科技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价机制,制定实施全国首个标准化统计监测制度,对知识产权投入产出进行综合量化评估,成为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营商环境”等重大部署关键指标。修订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发明专利、PCT国际专利等作为考评关键指标。建立发明专利产业化评价体系,实施与转化绩效挂钩的奖励制度,每年推动2000个授权发明专利产业化。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积极采纳代表提出的建议,科学谋划“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实施专利质量提升行动,健全技术转移机构培育机制,完善科技创新考评体系,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一是强化科技创新成果导向。进一步突出科技资源配置重点,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落实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精神,推行代表作制度,不将论文指标作为评审的限制性条件,提高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绩效的评价权重,将评价结果与科技资源配置、科技评奖评优挂钩。推行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强化专利密集型产业、制造业创新中心等评价和统计监测,修订省级知识产权资助政策。二是强化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技计划项目全过程管理,在项目申请、立项、执行、验收以及监督管理中全面落实知识产权战略,加强论文和学术报告发表、发布等成果公开的知识产权审查,开展必要的知识产权状况分析和评估,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充分发挥各市县的比较优势和潜力,聚焦高价值专利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上市及出口护航、知识产权证券化与融资交易、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援助、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布局实施一批创新试点项目。聚焦数字经济、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双创基地建设,推广实施专利导航和知识产权预警工程,打造一批高价值专利组合。推动高校加快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提高布局质量,促进发明成果运用转化。加强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切实提升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三是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一批运营机制灵活、专业人才集聚、服务能力突出的技术转移机构,引导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健全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鼓励高校设立技术转移教学、研究组织,培养技术转移方向的实战型专业人才。把技术转移主营业务收入作为技术转移机构评价的主要指标,定期向社会公布入场技术转移机构的绩效和信用情况。省内技术交易场所每年对撮合入场交易的技术转移组织按照场内技术交易成交金额进行排名,省财政对前十名且撮合成交金额在2000万以上的技术转移组织予以奖补,最高不超过50万元。四是完善科技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中长期目标考核机制,在重点考核高校、科研院所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基础上,将科研成果转化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对单位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对有条件的科研院所探索按绩效考核挂钩方式给予财政支持。坚持和完善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延长考核时间跨度,编制发布动态更新的省市县科技创新指数,建立涵盖科技投入、技术创新、科技产出、转型升级、创新环境等内容的指标体系。制定实施《浙江省专利代理行业信用管理办法》,面向全省专利代理服务机构全面实施“双随机 一公开”检查制度。 

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 系 人:省科技厅法规处  王华

联系电话:(0571)87054031

传    真:(0571)87054031

邮    编:310006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20年6月24日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代选任工委,省市场监管局,省财政厅,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代选任工委。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

2020年6月29日印发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