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090/2022-00598 | 发布机构: | 省科技厅 |
发文日期: | 2022-07-1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喜讯!余姚市蝉联浙江省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
喜讯!余姚市蝉联浙江省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 近日,浙江省科技创新大会召开,我市蝉联浙江省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市委书记傅贵荣作为唯一县市区代表在大会作交流发言。
近年来,余姚深入贯彻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工程,持续推动智能制造硬核实力跃升。全社会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92%,提高0.78个百分点,强度和增幅分别居全省第5、第3。
聚焦产业创新打造科创“硬核力”平台体系建设日益完善。坚持“一主导产业、一高端平台、一领军企业”联动创新,聚力打造四大关键产业链,引进产业技术研究院8家,集聚各类人才300余名,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3个,孵化高科技企业18家。成功创建光电信息、机器人与智能装备2家省级、电子材料1家市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集聚各类服务机构40余家、相关产业企业280余家。2021年三大产业研发投入达42.67亿元,占产业营业收入比重达5%。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实行“一链一清单”技术攻关,五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项,宁波2025重大专项38项,实施余姚市科技项目28项,突破关键技术200余项,带动企业研发投入12.6亿元。江丰电子的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获202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系全省唯一由民营企业牵头的获奖项目。产业发展质态全面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五年翻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2018年197.48亿元增长至2021年408.54亿元,居全省第5,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2.3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从2018年的149.8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52.2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幅度居全省第6。
聚焦技术创新打造科创“主力军”企业研发投入快速提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面向市场”协同创新,持续开展规上企业研发费清零行动,全市规上企业研发费从2018年44.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7.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2%,有研发费企业数占规上企业增长到71.8%,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3.17%。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明显。实施初创企业“春耕播种”、高新企业“育苗造林”计划,以初创企业“选苗”、专利企业“培苗”、人才项目“引苗”、规下企业“扶苗”、规上企业“壮苗”等五项行动,构建科技型企业全周期梯次培育机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8年的164家增长到2021年的388家,超额实现三年翻番。其中列入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创新型领军企业8家、宁波市制造业百强培育名单9家、宁波级以上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8家。企业研发机构扩面提质。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研发体系,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全覆盖。出台了《余姚市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促进科技型企业培育与研发机构建设的同频高速发展。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以上企业研究院39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686家,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达60%,总量和设置率分别居全省第3、第7。聚焦创新人才打造科创“蓄水池”坚持“政策引才、精准育才、暖心留才”引领创新,引育国家、省级重点人才计划专家85名,省领军型团队10个,为高层次人才企业设立助创专员。迭代升级“姚江英才计划”3.0,引进企业107家,已上规23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9家,拟上市企业3家。实现引进一个人才、落地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如依托甘中学博士的影响力,促成7位业内顶尖专家带着项目落户,并推动中国机器人峰会永久会址落户姚城,直接拉动机器人相关产业增加值35亿元。入选宁波“甬江引才工程”的王顺波团队创办的甬矽电子项经过4年发展累计销售已高达31.6亿元,并于今年2月在上交所科创板首发过会。
聚焦多链互动打造科创“好生态”创新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三年来财政科技投入19.48亿元、引导企业研发投入191.52亿元。出台体系更加完善的科技新政10条,重点对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给予奖励和补助,并同步制订9个配套实施细则。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大市场建设加快推进,促进高校技术成果转移,实现需求征集常态化、校企对接及时化。目前,入库专家31047名、科技成果200项、企业需求150条、研究院所73家。余姚40%的规上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每年的技术合同交易额达20多亿元。 科技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健全“首投、首贷、首保”科技金融支撑体系,组建成立股权等基金15个、资金总规模超52亿元,有20余家市内企业获得投资。设立“姚创贷”,借助国资公司担保,为有研发投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企业资金成本降低0.5%,财政补贴成本降低0.87%,综合成本降低1.37%,真正体现了科技贷的特性。2021年,14家科技企业获得贷款4470万元,促进研发投入5260万元。科技数字化改革进一步加快。针对申报系统多、科技数据分散的痛点,谋划建设余姚市科技创新数字导航系统,着力实现科技业务一站式管理、科技进步一体化指挥、企业创新一揽子服务,提高创新治理精准化、科技服务高效化、科技决策智能化水平。建设方案参加《宁波市数字经济系统应用场景大赛》荣获一等奖。
(来源:余姚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