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象山:象山县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作用凸显

发布日期:2015-03-31 16:46 浏览次数:

    规模畜禽养殖场环保节约型实施普及率88.7%,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97.0%,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率97.0%,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率95.9%,主导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覆盖率61.6%,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8.5%──象山县自去年10月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以来,按照“减量化、清洁化、资源化、优质化”的思路,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作用进一步凸显。 
  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合理。象山县充分发挥本地自然资源和传统种养业优势,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主导产业规模化集聚,水稻和蔬菜呈现“北稻南菜”分布格局,柑橘和葡萄集中分布在晓塘、定塘、新桥、石浦等南部环大塘港和高塘岛、鹤浦等海岛区域,生猪呈南北两片分布,蛋鸡集中分布在晓塘、定塘和石浦等大塘港区域,白鹅集中在中北部的东陈、涂茨、贤庠、西周和丹西等地区,布局合理,区位明显。 
  种养循环模式创新发展。象山县大力推广应用水旱轮作、间作套种、立体混养、肥水同灌、避雨栽培等各种节约型技术,减少化肥,农业等投入使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了农业投入品实现减量化,节约型农业得到发展。通过示范创建,形成了以有机肥料生产,沼液配送和沼气使用服务为纽带的县域大循环,建成大塘港3万亩农林牧渔结合和西沪港1万亩鱼藻贝共养的区间中循环,创建出“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的企业基地主循环,种养循环模式得到了创新发展,清洁化生产有序推进。 
  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率高。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0%,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率95.9%,农药瓶、袋等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回收处理率93.7%,催生出沼液物流配送等新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农村沼气、液化气、太阳能、生物质能和风能等清洁能利用率72.5%,实现了农业废弃物处理环保化,资源利用率提高显著。 
  农产品质量逐步提升。全县通过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的农产品产量为197954吨,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93.2%,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0.13万亩,拥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2个,省名牌农产品及著名商标32个,市名牌农产品及知名商标36个,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标准化生产全面普及。 
  目前,象山县已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0.13万亩,农林牧渔等各类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精品园26个,面积2.20万亩,建成畜牧小区3个,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新建大中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4个,总容积4300立方米,实现发电,供气一体化,建立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1个,生态循环农业科技项目15项。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象山县科技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