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松阳县科技特派员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近日,松阳县科技特派员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省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水稻育种专家叶胜海副研究员到派驻的乡镇松阳县四都乡指导今年的优质稻米生产。叶胜海向合作单位松阳县四都乡老寨农植保专业询问了解2015年优质稻米生产计划、彩色稻和彩色米的种植计划,并实地查看了彩色稻种植田块,向合作社的负责人详细的讲解了彩色稻种植的注意事项和要点,并向合作社转交了彩色稻和彩色米种子。次日,在科技特派员办公室副主任的陪同下,叶胜海副研究员为松阳县叶村乡岱头村再次免费送水稻种子同时作技术跟进服务。岱头村位于麻字尖东南方向下的一个较为平坦的山坳及周围山坡上,距松阳县城21公里海拔830米,是叶村乡最高的村,也是全县几个最高村之一,在2015年年初已全部拆除了对水源污染大、效益低的吊瓜棚,发展污染少效益高的高山优质稻米生产取代吊瓜产业。叶胜海到岱头后详细了解优质水稻明珠11号的育秧情况、就高山优质无公害水稻的栽培措施作了简要的讲解、并到田间地头实地查看了秧苗生长情况。明珠11号品种本身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根系发达,植株繁茂,加上栽培技术优化,在高山种植过程中可大幅减少农药、化肥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态效益,保护饮用水源。
省科技特派员浙江万里学院俞信光老师在松阳县竹源乡指导香榧种植规范化示范基地建设。俞信光老师多次到松阳县竹源乡为果农手把手指导香榧抚育、中耕除草、树盘管理 、扩穴、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控制等技术。目前,已在松阳县竹源乡火星农庭农场初步建成规范化香榧栽培基地300多亩,树体生长良好。通过香榧种植规范化示范基地建设,林下套种经济作物,提高劳动生产、土地产出和资源利用率,通过示范推广先进技术,提高香榧种植户科技素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发挥基地建设的示范引导作用,使香榧产业成为当地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此外,松阳县以科技特派员为技术依托,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将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如在省科技特派员浙江海洋学院萧山科技学院李智强等专家技术指导下,以新兴镇后刘村松阳县贵泽养鸭场为项目依托,建立了鱼-鸭-茶果种养复合型基地面积50多亩,其中低洼鱼塘30多亩,建有鸭舍500平方,洗浴场和活动场5亩,茶、果经济作物等10余亩。在浙江大学徐海圣、浙江海洋学院萧山科技学院李智强等专家技术指导下,斋坛乡“松阳县泓润泥鳅养殖家庭农场”建立泥鳅人工繁殖示范基地50多亩,周边其他地区推广辐射面积达80多亩。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松阳县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