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创新驱动看浙江⑤ | 新材制造 “甬”创新高

发布日期:2018-10-12 10:24 浏览次数:


自上世纪80年代初被列为沿海开放城市以来,宁波便成为了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弄潮儿,以其跨越式的发展,描绘出了中国改革开放宏伟蓝图中的生动篇章。

如果说,改革开放让宁波步入了经济持续发展的快车道,那么科技创新,就是让宁波在这场发展竞速中保有领先优势的加速器。

谁抓住了科技核心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谁就能在创新发展的大潮中占据潮头位置。当前,科技创新正成为宁波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方式。宁波,正站在科技大潮前沿,以技术创新硬实力,抢抓产业变革新机遇。

新材料研发“甬”创佳绩

910日,在500千伏浙江舟山大陆联网工程的金塘岛施工现场,高度达380米的世界最高输电塔石墨烯改性重防腐电网专用涂料喷涂结束。

“这一世界级工程所运用的防腐‘黑科技’,采用的就是由宁波材料所研发的新型石墨烯重防腐涂料。”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蒲吉斌研究员揭秘,这种新型涂料具有耐老化和耐盐雾性强等特点,更能大幅延长涂装建筑防腐寿命。“这种新型防腐涂料的涂装,可以让海岛上的输电铁塔在湿度、盐度较高的环境中减缓金属物锈蚀,确保内部结构不受破坏。整个输电铁塔防护寿命由此可提高6年以上,减少维修检修次数和维修频率,进而提升宁波、舟山之间重要联网线路的供电可靠性。”

蒲吉斌说,这种石墨烯改性重防腐涂料的关键技术指标耐盐雾寿命超过6000小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已成功应用于电网、化工、海洋装备等领域,有望保障我国重大工程装备及“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支撑国家安全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巧借金融资本的精准“滴灌”,探索多元化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地处甬江科创大走廊核心区的宁波材料所已经实现了石墨烯基重防腐涂料、大尺寸金刚石单晶、非晶软磁带材、石墨烯产业化、医用CT关键材料、神经康复机器人、生物基耐热聚乳酸材料等39项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成果从“研究门”迈入“产业门”。

创建国内首条克拉级金刚石生产线;潜心打造核医学影像装备的“中国芯”;率先研制出国内能量密度和单体容量最高的锂离子电池……通过一系列国家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宁波材料所孵化和转型30个初创企业,为社会企业年新增销售额300亿元。而宁波材料所牵头创建的浙江省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更是以突破石墨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促进石墨烯的商业化应用为宗旨,以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引领石墨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国家级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为目标,为浙江省的新兴产业发展增加了创新动力与活力。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技术转移部主任谢开锋说,作为中科院战略布局调整中与宁波市共建的新型研究机构,宁波材料所聚焦解决从“科研”到“技术”的转化,探索有利于出创新成果、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机制建立。近年来,宁波材料所始终坚守“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战略定位,持续为地方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孕育新动能,大力推进所在地合作工作。5年来,宁波材料所与企业共达成529项合作。人才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该所为企业培训各类技术人才980名,向社会、企业提供1500人次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与咨询,有效助推了宁波当地企业转型升级。

资源集聚创新潮“甬”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以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集聚各类创新资源,为广大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全链条服务的新型载体。

今年年初,全省首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名单出炉,宁波榜上有名,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创建新材料领域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城市。由此,新材料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在这里培育,万亿级新材料产业动能被激活,新材料产业生态发展的新模式随之展开。

宁波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依托宁波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创建,集聚了新材料产业发展各类创新要素,凭借多元化创新服务平台的搭建,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研究开发、检验检测、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全链条的服务。“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为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强、开放服务水平强、产业培育能力强的全链条新材料服务创新综合体。未来将带动形成万亿级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大幅提升我国新材料产业国际竞争力。”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科技城集聚了宁波市三分之一的重点科研机构,集聚各类人才超7万名,具备打造高水平综合体的创新实力、活力和潜力。

新材料从开发、产业化到应用,需要上下游联合攻关、不断迭代,企业应用新材料并不断反馈问题,生产企业不断完善和改进工艺,最终实现协同发展。目前,宁波高新区已建成了首个新材料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宁波新材料联合研究院,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诺丁汉大学宁波新材料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以及激智新材料研究院、美诺华医药新材料研究院等重点企业研发中心,形成了从创意、孵化、研发、转化、加速、产业化到市场化的全链条科技服务体系。

由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与激智科技合作共建的宁波新材料联合研究院光电显示工程技术中心,联合了南京工业大学,重点围绕光电显示材料领域共性和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和产业化研究。该中心引进的宁波卢米蓝新材料有限公司,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担任首席科学家,由南京工业大学教授陈志宽团队创办,目前已跻身国内OLED材料领军型企业行列,预计到2020年,销售额将从2018年的5000万元增加至5亿元。

“看新材料来宁波,这是宁波高新区的口号和目标。”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首批7个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在促进宁波新材料产业集聚,加深各区域在新材料产业链上的合作,辐射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智能制造“甬”攀高峰

当前,世界主要制造业发达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技术,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智能制造被定位为中国制造业的主攻方向。宁波国家高新区负责人表示,大力发展新材料和智能制造,将为宁波发展智能经济、振兴实体经济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去年912日,世界五大车展之一的第67届法兰克福车展在德国法兰克福展览中心开幕。在这场备受瞩目的全球性汽车大展上,来自宁波的均胜电子以一款多模块新型中控台的概念产品技惊四座,受到众多主机厂的青睐。这款概念产品内含触摸式中央操作系统,沿用无钥匙进入、三维真玻璃、手写输入、手势识别等HMI先进技术,亮点是集成了先进的主动反馈技术,保留驾乘者的智能手机使用习惯,通过汽车操控者的触觉、声觉就能够实现人机交互反馈响应。“这款概念产品代表着智能驾驶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均胜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已不是均胜电子第一次依靠智能驾驶技术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早在20113月,保时捷宣布正式限量生产918台,每台售价超过1300万元的918Spyder顶级跑车,其创意中控台就是出自均胜电子之手。这款中控台堪比“智能驾驶大脑”,可以对包括空调设备及多媒体在内的多项功能进行控制。通过像操作智能手机一样的动作,借助食指的滑动,便可以在触控显示屏中央四处移动所显示内容或缩放导航图。

凭靠先进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品质管理,均胜电子成为了宝马、奔驰、奥迪、大众、通用、福特、本田和丰田等全球汽车制造商的长期合作伙伴,并屡获保时捷、大众、通用等汽车制造商优秀供应商奖。目前,总部位于宁波的均胜电子,在全球30个国家拥有员工超过60000人,拥有三大核心研发中心,核心工程技术和研发人员超过3500人,自主拥有专利超过1500项,掌握汽车安全和电子领域的核心技术。

 

目前,在宁波高新区内,除均胜电子外,还有激智科技、韵升等一大批优势企业高度聚集,拓邦智能、赣锋锂业、路宝桥面铺装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加入,累计15名院士在园区创办企业或建立科研团队。

宁波是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肩负着为浙江乃至全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由大到强探索新路径的重要使命。宁波大力培育发展智能制造、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既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切合宁波发展需求,也为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宁波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47亿元,拥有新材料、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8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去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67亿元、总产值1.6万亿元、利润1264亿元,均居浙江省首位。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波“甬”立潮头,擎创新之“旗”,弄时代之“潮”,勇做科技创新的“弄潮儿”。

                   

                   

(来源:浙江日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