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常山胡柚拓展产业链,做深做精促农户增收
常山胡柚全身都是宝,鲜果是上等水果,“胡柚片”是中药材。“衢枳壳”以常山胡柚的小青果为原料,经切片晒制而成,当地人称之为“胡柚片”。根据《衢州府志》、《常山县志》记载,常山胡柚药用历史可追溯至清代,至今在衢州当地药用。2016年8月颁发的新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新增了一种地方性中药材——“衢枳壳”。今年2月又被省经信委等7部门列为新“浙八味”中药材培育品种。
胡柚成为药食两用的品种,给常山胡柚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李海水做了十几年胡柚贩销生意,现在他不仅有自己的胡柚栽培基地,还加工“胡柚片”。为了做大胡柚产业,李海水还专门成立了常山县柚健中药材有限公司。他与南孔中药材公司、福州海药集团合作,常年收购胡柚干片。建有两个自动化烘干房,今年收购了10万公斤胡柚青果,收购价从最初的每公斤3.8元,一直收到1.6元,农户卖青果越早价格越高。如今,他仓库里堆满了加工好的“胡柚片”。今年,李海水预计要收购、加工“胡柚片”四五百吨,通过收购农户的胡柚干片、胡柚青果,带动了一批乡亲增收。
“胡柚片”成为中药材,是常山胡柚产业升级并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契机。如何打好这张牌?常山县没有盲目扩张,而是埋头做起品质提升文章,通过出台规范、加强监管,筑起衢枳壳药材品质“堤防”,以此赢口碑、树品牌。
“只有在7月份采摘的胡柚幼果才能作为衢枳壳中药材原料,中部横切果面直径3厘米至5厘米,干燥温度控制在60℃以下……”在常山县胡柚研究院,副院长赵四清介绍了今年新制定的《衢枳壳药材种植、初加工技术规范》,规范对衢枳壳药材种植环境、种植技术、采收时间、加工方法、仓储管理等都作了明确要求。赵四清说,新规范集合了本地专家、大户和省市有关部门、医药企业、高等院校专家的集体智慧,目的就是让衢枳壳药材产销从粗放走向规范。
据统计,2017年,该县衢枳壳(胡柚片)原药材产量4800余吨,产值1.6亿元,带动3万户农户增收。今年,凭借药用价值高、带动农民增收显著等优势入选新“浙八味”培育名单,衢枳壳的品牌效应将进一步放大。未来,常山县要进一步延伸胡柚产业链,做深做精“胡柚片”文章,让更多农户增收。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常山县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