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温企贝普医疗全球销售额增长30% 打开市场凭一“针”
位于龙湾区的贝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即将迎来二期厂房建设。近日,该企业接连收到来自美国德国3家国际医疗器械巨头的电子邮件。这些邮件表达了同一个意愿——希望进一步深化与贝普的合作,“预约”二期建成后的新产能。
这家医疗器械企业,缘何受到多家国际巨头青睐?从一组数据不难看出端倪——以欧美为主要出口市场的贝普,今年1月至7月的全球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30%,在中美两国贸易战的背景下实现逆势大幅增长。这背后,是该公司依靠自主技术研发、破除国外技术壁垒收获的强大竞争力。
1996年企业创立之初,总经理张洪杰赴日本参观医疗器械企业时,发现日本产机器运用的氩弧焊技术,生产的针头更细更坚硬,远远领先当时国内传统工艺制作的产品。但160万元价格的设备,令他望而却步。“当时我就决定,回国后一定要把这台机器做出来。”凭着一股倔强劲和在医疗器械行业丰富的经验,张洪杰亲自带领研发团队绘制机器设计图、采购国内零配件、组装机器、编程调试、试运行、批量生产,历经一年时间成功研制出“同款”生产机器,花费的成本仅为原价格的十五分之一。
这次成功让张洪杰对研发创新“上了瘾”。22年间,公司研发团队从最初6人发展到70多人。售价700万元的全热流道模具、售价600万元的激光焊接仪器……在张洪杰带领下,研发团队接连发起技术攻关,成功“复制”出一个又一个比肩国际领先水准的设备。以“明星产品”安全胰岛素针为例,在该类产品普及率较高的德国,贝普去年的销售量达到2600万只,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0%。“从研发到制造,我们用了3年时间,经历了15次修改。”张洪杰自豪地告诉记者,这一枚小小的针头有6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目前,贝普已累计斩获国内外专利40余项,针管年产量已占据全球市场10%左右。
“22年一路走来的经验证明,研发创新是贝普最划算的投入!”张洪杰计划在公司二期投用后,对研发环节进行系统“升级”,规划打造一个属于企业自己的研究院,努力让产品竞争力再上一层楼。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温州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