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构建县域创新 驱动发展新格局——科技局全力推动“创新之区”建设
构建县域创新 驱动发展新格局——科技局全力推动“创新之区”建设
发布时间:2019-01-10
当前,在高水平推动“创新之区”建设的上虞,经济发展领域的创新,被注入了驱动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使命,创新真正成为引领上虞新一轮发展的鲜明旗帜。
最新的浙江省各县(市、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显示,上虞区科技进步综合评价位居全省第8位,其中在五个一级指标中技术创新、转型升级2个指标居全省第4位。《人民日报》和《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8》联合发布的第十四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暨“2018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榜单上,上虞区位列19位。
作为绍兴科创大走廊东部起点,上虞“一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建设在构建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中承担着重要责任。2017年以来,该区全面启动“一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建设,依托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上虞经济开发区和e游小镇、瓷源文化小镇,建设娥江两岸科技创新带。重点打造“三园一区”,即:建设科教园、科技园、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高端智造集聚区。
2018年,“高端智造集聚区”被正式列入省大湾区规划,在第四届世界浙商大会上成功推介并取得较好反响,成为创新创业发展新高地。该区成功引进中国计量大学、南华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研究院(高等研究院)5个。目前,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上虞校区已启动建设,与杭州电子大学合作共建上虞产教融合创新园正在深化规划。分别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安文理学院等签订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协议,加快人才培育和引进。2018年7月21日,作为绍兴市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园,已经吸引21家省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入驻,此前,投资逾12亿元的“浙大网新·上虞科技园”创新孵化加速中心、上虞科创中心、人才公寓等相继建成投用,入驻企业超百家。
以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集聚创新要素、高效协同和创新创造功能的生态链条正加快形成。目前,浙江省绿色环保化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已完成工程量的70%,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风机产业创新综合体建成标准化研究院、高温风机检测中心;泛娱乐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已建成投用。同时着力引导企业与高校对接,共建创新载体,闰土股份、晶盛机电、亚厦股份等企业纷纷与高校合作成立研发中心,开展高端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全年新认定市级以上研发中心23家。
依托产教融合平台优势,企业自主创新活力迸发,直接推动上虞风机、电机、照明电器、精细化工等多个优势产业的孵化壮大,并深度参与诸多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建设企业研发中心不断强化创新“核心大脑”。目前,该区已拥有省级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分别达到25家、78家,居绍兴市首位。卧龙集团正着手在上海建立全球研发中心,阳光集团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技术研发中心,聚集麾下500位研发人员,专注健康照明、智能照明等领域产品研发;龙盛集团已投资9000多万元新建企业研发大楼,计划吸引全球1000多名行业专家入驻;美诺华药物研究院设有“浙江省外国专家工作站”,引进国内外技术人才80多人……一大批高规格企业研究院建设方兴未艾,正成为不断提升企业创新力的利器。
2018年,上虞区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3家,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91家,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申报省重点研发项目13项,其中6项通过专家评审,3项已列项。列入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321项。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新认定市级以上研发中心23家。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03件。据最新发布的2018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百强榜单,该区卧龙电气、龙盛、新和成三家企业上榜,其中卧龙电气跻身前十,为绍兴唯一一家入选企业。
据统计,目前,上虞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已达2.96%;每万人就业人员中R&D活动人员数149.78人/年,高新技术企业186家,企业研究院25家,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197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3.15件。2018年新引进大学研究院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高新产值增加值、列入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数以及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等多项指标均居绍兴市前列。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上虞区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