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瑞安:聚力“创新集成” 驱动“千亿产业”——瑞安打造名校主导型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样板

发布日期:2019-06-14 14:38 浏览次数:

聚力“创新集成”  驱动“千亿产业”——瑞安打造名校主导型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样板

发布时间:2019-06-14

 

瑞安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行动计划,聚焦聚力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创新资源分散、小微企业单体研发能力不强的共性问题,借力外脑破难题,创新集成促转型,率先打造浙江省瑞安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培育汽车高端部件及新能源汽车千亿产业集群。截至2018年底,全市拥有汽车关键零部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3家,实现产业集群研发投入9.3亿元、增长43.1%,主营收入586亿元、增长11.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2.5亿元、增长11.1%,列入国家火炬瑞安汽车关键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省级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试点。主要做法就是推行三大创新集成模式:

一、推行“一所名校主导型”模式,以体制创新实现优势集成。围绕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生态系统,2018年,瑞安市政府与浙江大学签订科技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并启动共建瑞安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双方共同组建建设管委会。成立由11人组成的综合体建设管委会,为最高决策机构,负责重大事项决策。双方共同设立实体专业运营公司。引进浙江省汽车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瑞安注册成立企业法人,并引入2位博士领衔的硕士学历以上专业团队具体负责综合体日常运营。双方共同筹措建设资金。设立3亿元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专项资金,设立4亿元产业投资基金、1000万元种子基金、3000万元创业风险基金,引导运营团队利用政府基金撬动社会资本、企业资本,共同参与综合体建设。

二、推行“最多跑一处”模式,以功能创新实现服务集成。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针对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涉及的技术创新、技术成果交易、知识产权保护、科技金融等九大体系内容,在综合体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强化“企业医生”功能,精准破解技术研发难题。结合“三服务”活动,组建2位院士领衔、百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智库,开展普惠式问诊,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目前已服务企业2950家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80项。比如,瑞立集团通过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陈积明领衔的技术服务,聚焦高速无线数据采集与工业物联、工业大数据分析与预见性维护等前沿领域,提升在工业智慧物联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入选2018年温州唯一的国家级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将提高制造环节效率25%,机械加工制造车间人员降低70%,产品次品率降低25%。又如,胜华波集团通过数本科技董事长钟立祥领衔的技术服务,打造WMS智能仓库管理系统。强化“政策专员”功能,精准破解政策匹配难题。结合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率全省之先推行政策刚性兑现“四个一”措施,出台实体经济扶持政策财政奖励专项资金快速兑现办法,为企业精准解读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并提供精准匹配服务。比如,瑞明公司通过“政策专员”服务,获技改项目补助1200多万元,撬动企业技改投入2亿元,生产效率提高30%。强化“筑巢引凤”功能,精准破解人才引育难题。结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意人才交流试点,联动建设瑞安(安亭)飞地创新港、中意人力资源产业园、意大利都灵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中心,引育长三角技术人才、国际研发人才。比如,瑞安(安亭)飞地创新港,一期已投用,入驻浙江雅虎汽车部件等7家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走出“研发在当地、产业在瑞安”的飞地科研路子。又如,中意人力资源产业园通过综合体每年开放1000个人才名额,推动瑞安与意大利都灵的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人才双向流动。

三、推行“一核多点”模式,以平台创新实现资源集成。将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作为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瑞安园、浙江省瑞安智能成套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形成以综合体为核心,整合多个创新平台、辐射多个产业园区的“一核多点”全覆盖服务网络。聚焦产业高端化,发挥“桥”的连接作用。围绕推动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向模块化、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转型,集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助力瑞安汽车高端部件产业创新发展服务站、浙江大学瑞立集团工业智慧物联研发中心、北航浙江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浙江省高校创业学院联盟浙南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资源,目前,综合体已集聚创新服务机构12家,引进创新平台载体11家,促成成果交易项目33项。比如,北航浙江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与瑞立集团合作实施“底盘制动控制系统”“EPS电机控制系统”等2个科技项目,瑞立集团入选2018年温州唯一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又如,通过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助力瑞安汽车高端部件产业创新发展服务站,北航交通学院刘献栋教授与戈尔德减震器公司签订减震器新产品开发合作协议,北京理工大学高洪民教授与胜华波集团签订电机技术开发合作协议。聚焦产业数字化,发挥“梯”的升级作用。围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打造智能制造服务中心,率全省之先开展汽车关键零部件行业机器换人试点,落实1.5亿元智能制造试点专项资金,实施首批14个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已培育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3家、温州市级14家,2家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项目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1家入选省级智能制造项目,加速推动瑞安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2年实现主营收入1000亿元,成为温州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瑞安市科技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