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良渚有新城 崛起双创新高地

发布日期:2019-07-08 16:11 浏览次数:

良渚有新城 崛起双创新高地  

发布时间:2019-07-08

良渚新城,产业兴城。

作为杭州市余杭区五大产业平台之一,一直以来,良渚新城牢牢抓住经济转型发展这个牛鼻子,瞄准高端前沿、强化产业支撑、突出项目引领、加强招才引智,全力打造高端产业的集聚高地、高端人才的创业沃土。

反映到数据上,2018年,良渚新城全年累计完成税收43.33亿元,同比增长10.43%;完成财政总收入32.7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82.51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6.55亿元;完成规模以上三产服务业营业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11.6%

当前,良渚新城正聚焦大文化、大健康、大数字产业,积极招引相关领域的头部企业,同时关注那些具备较强科技创新能力、成长性好的“小而美”项目,营造百花齐放的创业生态,从中挖掘培育优质企业成长为“独角兽”。

与此同时,良渚新城通过全面落实余杭区“营商环境66条”,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开展“三服务”比拼活动等举措,不断优化政府服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杭州城北,一座110平方公里的产业新城,即将起飞。

聚焦三大产业 行业头部企业相继落地

当前,围绕余杭区“全域创新策源地”建设目标,良渚新城瞄准文化、健康、数字三大产业,高度聚焦,主动作为,拉高标杆,全力投入,以招商引资带动产业升级、品位提升、人才集聚。

近日,在余杭区2019年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集中签约仪式上,良渚新城5个项目集中签约。包括:芸泰网络总部项目、中铁二十局集团华东总部项目、雪松数字经济总部项目、Oracle(杭州)WDP数字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及星期六股份新零售总部项目等。

“这些落地企业,都属于我们聚焦的三大产业,且是各自行业内的头部企业。它们的落地,将推动良渚新城持续前进、高质量发展。”良渚新城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比如,雪松控股集团2018年入选世界500强名单,将在良渚设立雪松数字经济总部,打造汇集智慧旅游、数字供应链、智联城市和金融服务四大业务的雪松运营总部;芸泰网络是国内领先的移动互联网医疗综合服务提供商,其总部迁入良渚新城后将依托国际生命科技小镇资源优势,夯实以实体医院为基础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并以互联网医院、处方流转平台等创新业务为驱动,加速传统医疗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赋能医疗健康服务模式的全面升级。

重大项目的不断落地,与良渚新城实施“筑巢引凤”行动密切相关——依托两大特色小镇和紧邻浙江大学优势,布局文化、健康、数字三大产业带。

文化产业带,主要在毛家漾沿线、梦栖小镇和良渚北片区块。依托良渚和大运河两大文化,以梦栖小镇、中国美院良渚校区建设为载体,结合区块内良渚文化村、东明山、毛家漾等优质资源和安溪老集镇的提升改造,大力发展设计、文化、休闲旅游产业。

其中,梦栖小镇是中国首个工业设计小镇,被列入省级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截至20195月底,梦栖小镇累计完成投资67.67亿元,集聚设计产业项目452个,引进设计人才2860余名。

健康产业带,位于京杭大运河沿线,规划面积约2.35平方公里。以华润、树兰等大项目入驻为契机,大力发展医疗健康产业,以医疗科研为主,拓展教育、培训、投资、基金,全力打造良渚生命健康小镇。

良渚国际生命科技小镇已列入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单,拟与华润国际医学中心、树兰医疗集团等龙头项目共同打造高端医学人才集聚培养地、高端智能化医疗服务基地、高端健康产业集聚地、国际生命健康大数据中心。

数字产业带,位于地铁2号线(古墩路)沿线,主要在绕城以外莫干山路以西、古墩路以东区块,以浙江长三角清能中心等项目入驻为契机,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信息经济,打造信息经济发展高地。

实施“大孵化器” 完善创新创业发展空间链条

今年4月,草长莺飞,近百名工业设计类人才齐聚良渚新城梦栖小镇,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设计理论及实践培训。这是设计开放大学举办的“2019年春季设咖工场”活动。设计开放大学由良渚新城与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江苏大学、江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7所高等院校共建,利用全球资源、全新模式办学,培养设计类人才,目前有120多名研究生在校学习。

人才催生创新,创新集聚人才。在创新创业生态链条中,人才是基石。设计开放大学只是良渚新城集聚人才的一个平台。截至20196月,良渚新城吸引了2860余名工业设计人才、5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人才专业方向涵盖工业设计、数字经济、经管、电商、文创、农业等多个领域。

“我们正在全面引育各类创业创新的高层次人才,用足用好人才政策,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人才队伍。”良渚新城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未来3年,良渚新城计划引进市级及以上领军型人才不少于3人,引进培育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不少于60人,引进高校毕业生不少于12800人。

人才来了,要有创新创业的空间。当前,良渚新城正在深入实施“大孵化器”战略:在梦栖小镇、良渚生命科技小镇的基础上,在各个工业园区、办公楼深度挖掘存量空间资源,加快建设创新空间载体,为创新创业企业构建完善的“孵化器+加速器+科创园区+小镇”的发展空间链条。

良渚新城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3年内良渚新城要打造100万平方米以上双创空间,在今年已引进3个孵化载体的基础上再引进至少10个孵化载体,打造以“大文化、大健康、大数据”为主导产业的创新创业产业园。

目前,良渚新城已建成良渚高新技术产业园、良渚大学科技园等6个余杭区级科创园区和玉鸟流苏创业产业园、梦栖小镇设计中心等7个余杭区级文创园区。近期正重点推进2个小镇、3个孵化器、4个众创空间的建设。未来,还将布局更多双创空间。

打造梦栖小镇的升级版,深化与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省工业设计协会的合作,谋划梦栖小镇新一轮发展,办好设计开放大学,重点打造好设计大街;推进生命科技小镇的建设,确保先导区块精彩亮相,办好第三届世界生命科技大会。

打造“双创高地”,依托汇梦良渚众创空间、阿里系橙友众创空间、梦栖智立方众创空间三大孵化器,为初创项目提供创业生态体系,对接融资等合作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优质的创业环境。

积极培育万科未来之光、平高创业城、良渚智谷、起梦创业园等四大众创空间,为优质项目提供“孵化—加速—产业化”的精准服务。

实施“大孵化器”战略已经初见成效。比如,以打造邱家坞院士双创园为契机,良渚新城成功引进陈纯院士、徐杨生院士、高文院士领衔的服务机器人项目,以及李康博士领衔的人工智能项目。

成立“亲企办”

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626日下午,良渚新城“亲企办”企业座谈会在梦栖小镇召开。来自辖区内的杭丝集团、千年舟、鹏远新材等35家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企业代表纷纷将准备好的需要政府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清单抛了出来。

会上,一家专注于提供全流程数据智能服务的企业介绍了企业财务场景应用,能为企业客户提供从数据到决策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能力以及个性化解决方案。令良渚新城“亲企办”工作人员没想到的是,会后多家企业纷纷找该企业对接合作。

“这让我们服务企业的思路更加开阔了。服务企业,不仅是政府提供精准的服务,也可以帮助辖区内企业进行对接,让企业服务企业。”良渚新城“亲企办”一名工作人员说,现在他们走访企业时,就经常邀请其他企业参与。

围绕打造“城北副中心、杭州新地标”的目标,加快良渚新城开发建设,今年良渚新城成立了“亲企办”,作为服务保障企业的统筹协调单位。

良渚新城“亲企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亲企办”的工作职责主要为集中受理企业有关需求,梳理汇总后,交办有关单位落实,并做好督办反馈等工作;负责良渚新城管委会与重点企业的高层对接会,余杭区级有关部门、各行业协会与重点企业各层面的联席会议;协调区级有关部门,为企业项目落地、推进提供行政手续协助办理等服务,帮助做好员工落户、子女就学、社保医疗、税务法务、知识产权、购车购房、人才申报等服务保障工作;向企业宣传良渚新城在创新发展、成果转化、人才招引等方面的最新政策制度;了解重点企业最新产业布局动向;协助企业项目向上争取政策支持。

成立“亲企办”,是良渚新城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的重要一招。不仅如此,良渚新城还全面落实余杭区“营商环境66条”;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更加突出以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为核心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开展“三服务”比拼活动,实现辖区内企业走访“全覆盖”等,对企业进行精准服务。

在服务企业过程中,良渚新城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政府网、浙江政务网、公众服务号、钉钉App等,推进在线审批、在线监管、网络对接、网上办理,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还推出标准地+承诺制、模拟审批等创新举措,全力实现一般企业审批“最多100天”。

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不仅需要“软”服务,还需要“硬”配套。依托杭州大城北开发建设,按照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要求,良渚新城正全力推进华润万象城、树兰国际医学中心、华润国际医疗中心等项目建设,完善商业商务、教育医疗等设施。此外,3年内将新建2000套人才房,引进至少2所国际学校或优质名校,让人才在良渚能够安居乐业。

                     

(来源:浙江日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