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龙游:打造全竹绿色循环产业链 探索山区共同富裕新路子

发布日期:2021-10-22 09:02 浏览次数:

龙游县是“中国竹子之乡”和浙江省重点产竹县,拥有竹林40.74万亩,竹区农户70%收入来源于此。但长期以来,粗放型发展模式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污染,同时,受市场萎缩、产品低端化同质化、产业链短链缺链等诸多影响,原竹价格大幅下跌,竹林弃砍现象严重,竹区农户收入减少。

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曾到龙南竹乡调研,指示龙游要“靠山吃山,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龙游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关停淘汰环保不达标的竹初加工企业260余家。同时,牵手山东省属国资企业水发集团,打造全国首个全竹绿色循环产业园,着力构建集竹材初深加工、废料循环利用、科技创新研发、服务综合配套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矩阵,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积极探索山区绿色发展、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构筑全竹产业链,把一根竹子“吃干榨尽”

龙游传统竹初加工90%以上生产炭化篾、竹胶板和竹拉丝,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针对这些突出短板,产业园旨在通过集聚各类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链高度衔接和结构优化,实现一根竹子从竹根(笋)、竹竿、竹梢甚至到竹粉末在内的全竹利用。产业园一期投资13.6亿元,分为占地583亩的城南主园区和占地96亩的庙下副园区,已列入省市县长工程和上半年省集中开工项目,于6月份入库。副园区计划11月份建成投产,整体两年内建成投运。其中,庙下园区作为原料供应基地,重点推动竹初加工企业“全部进园区、区外无加工”。城南主园区聚焦竹炭新能源、竹质新材料、竹笋源食品三大主攻方向,大力实施“链主型”企业招商,做好“建链、补链、强链、扩链”文章,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目前,已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双枪竹木、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桃花江竹材、上市公司欧派门业等省内外20余家行业龙头达成意向。据测算,产业园建成后,将带动龙游及周边200公里范围内毛竹产区原竹利用50万吨/年,实现年产值25亿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2000余个,惠及竹区农户2万余人,人均年增收1.5万元左右。

构筑生态循环链,实现废料资源化、污染“零”排放

传统竹初加工产生的竹粉、竹节、竹头等竹废料,以及大量炭化、蒸煮废水,处理不当极易导致生态污染。龙游县按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在产业园规划建设炭气联产系统,采用水发集团掌握的核心技术——上浮式固定床生物质气化技术,将竹废料通过烘干、发酵,再经过生物质气化后,制成活性炭、机制炭,“变废为宝”;热解气化生成的气体直接供于区内企业,大幅降低用气成本。同时,通过建设屋顶光伏为园区统一供电,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并对竹材炭化或蒸煮预处理中产生的废水统一收集处理,从而有效降低用电、排污成本。据测算,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利用竹废料26万吨,产生余热供气57万吨,光伏发电项目年均发电量1966万千瓦时,可节省标煤5.9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8万吨,真正实现绿色全循环、污染“零”排放。

构筑科技创新链,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

只有源源不断的科技赋能、创新加持,才能推动传统产业与时俱进、经久不衰。龙游县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园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启动申报国家级竹产业创新研发中心,致力打造全国竹科技研发、转化、孵化重要基地。目前,已与中国林科院、国家竹子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达成初步意向。通过技术攻关、机制创新、人才培养,重点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增强在新型专用竹林开发与试验、高端竹林加工装备研发、高档竹制工艺品创意设计等前沿领域的综合创新能力,形成一系列专用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30%以上、材料利用率提高20%以上。

构筑现代服务链,提供全要素、一站式解题方案

龙游县把“共享服务”理念注入产业园建设中,紧扣企业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通过政策、服务高效集成,着力营造最佳产业生态。针对融资难问题,依托水发集团强大的AAA评级背景,在产业园创新设立智仓融资中心,为园区企业提供仓储和产品融资服务,供应链融资4亿元授信已进入审批阶段。针对市场销售问题,搭建政企、园企、外企行业信息互通平台,提供专业资讯服务,并依托水发集团庞大成熟的销售网络,打造线上线下展示营销平台,拓展企业国内外市场。同时,入园企业统一享受园区内优惠政策,统一享受龙游招商引资及竹产业扶持政策,重大项目列入“一事一议”,提供全方位“保姆式”精准服务。

(来源:龙游县科技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