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波市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发布日期:2021-04-06 09:28 浏览次数:
成果登记表
成果名称宁波市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成果登记号知识产权
完成单位
序号单位名称通讯地址
1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浙江省海洋勘测研究院)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丽园南路501号地质大厦
完成人
序号姓名工作单位对成果的贡献
1吴炳华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20%
2董贤哲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0%
3章泽军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0%
4张水军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0%
5徐鹏雷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0%
6马勤威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0%
7雷长征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0%
8雷明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5%
9周庆胜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5%
10张威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5%
11库汉鹏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5%
成果公报内容(成果简介、创新突破点、同行认可、引用情况、应用情况等)
为保障宁波市社会经济各项建设事业的提升发展,全面加强宁波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地质环境资源保障能力、地质环境信息服务能力和地质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宁波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于2012年4月9日签署了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展宁波市“国家级地质环境综合监测与管理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为此,宁波市自然自然和规划局开展宁波市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一期、二期),着力把宁波打造成集监测、研究、保护和管理于一体的国家级地质环境综合监测与管理示范区,为东部沿海乃至全国地质环境综合监测和管理提供示范。 该项目环境地质调查陆域面积2512km2,总合同金额1237万元。通过本项目的实施,系统查明了宁波市海岸带基础地质、地质资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问题等地质环境条件,对海岸带主要应急水源地和重点开发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评价,为宁波市国家级地质环境综合监测与管理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基础性地质环境资料,为宁波市海岸带资源开发和利用、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海岸带防灾减灾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该项目查明车岙港、蛇潘岛、杭州湾等地下淡水体和1处地下水库建设前景区,地下淡水总资源量达21.35亿立方,研究了应急水源地建设和地下水库建设适宜性,提出了地下淡水资源开发利用初步方案,论证应急水源地建设的可行性。查明海岸带5m水深以浅的滩涂资源总量为216.9万亩,为城市新增建设用地和耕地占补平衡提供科学依据;调查发现梅山保税港区适宜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进行浅层地温能开发,可节省标准煤约77万吨,可节省燃煤环境治理费用约2.68亿元。紧密结合宁波南部滨海新区和杭州湾新区发展需求,提出了甬舟跨海通道和沪甬跨海铁路桥梁线位选址建议方案,为重大工程选址决策、规避地质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提出了宁波南部滨海新区、余姚滨海新城等沿海重点开发区工程建设适宜性区划,为重点开发区产业布置、工程建设以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提出了宁波市海岸带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为港口经济圈和沿海产业带的生产布局、资源配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提出了宁波市海岸带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为港口经济圈和沿海产业带的生产布局、资源配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宁波市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支撑。对接“宁波市国家级地质环境监测与管理示范区建设规划”,提出了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与管理工作建议方案,为辅助政府部门更好地实施海岸带地质环境综合监测与管理提供帮助。 通过一期和二期的衔接整合,该项目涵盖了完整的宁波市海岸带地区,查明了海岸带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填补了海岸带地区地质调查工作的空白;瞄准了经济发展的需求,针对海岸带资源开发和利用、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海岸带防灾减灾等方面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决策建议,为宁波市海岸带的国土资源开发、防灾减灾、地质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评价(鉴定、验收)委员会名单
序号姓名单位专业领域职称
1冯小铭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水文地质正高
2刘红樱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水工环地质正高
3龚新法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工程地质正高
4赵建康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工程地质正高
5吴孟杰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水文地质正高
组织评价单位: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评价(鉴定、验收)意见
一、本报告在充分收集工作区已有地质成果基础上,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相关规划,运用了现代综合勘查手段,补充开展了1:5万遥感地质解译和水工环地质调查、1:2.5万专项工程地质调查、1:1万专项工程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工程地质钻探、单波束测深和单道地震测量等工作。经综合分析研究,编制了宁波市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成果报告及海岸带应急水源地评价等10份专题研究报告,成果丰富,编制依据充分。 二、基本查明了宁波市海岸带基础地质及地质资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问题,构建了杭州湾新区、余姚滨海新城、梅山保税港区及鄞州大嵩新区等重点开发区的岩土体和含水层的三维结构,提高了该地区地质调查与研究的程度。 三、开展了海岸带滩涂资源、港口资源、杭州湾新区地下水资源、梅山保税港区浅层地温能资源和地赝遗迹资源等地质资源的调查研究,总结和论述了工作区地质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及开发利用潜力,结合海岸带地区已有相关规划,提出了宁波市海岸带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可作为港口经济圈和沿海产业带生产布局、资源配置的决策依据。 四、开展了杭州湾新区等四个重点开发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甬舟跨海通道等重大工程选址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提出了工程建设适宜性分区和重大工程线位选址建议方案,为产业布局、工程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专家组认为项目资料丰富、基础扎实、实用性强,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成果优秀,同意通过评审。请项目组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尽快提交使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