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子宫剖宫产子宫下段间断加连续褥氏缝合
成果名称 | 疤痕子宫剖宫产子宫下段间断加连续褥氏缝合 | |||
成果登记号 | DJ107052021Y0041 | 知识产权 | 国内先进 | |
完成单位 | ||||
序号 | 单位名称 | 通讯地址 | ||
1 | 浦江县人民医院 | 浙江省浦江县恒昌大道158号 | ||
完成人 | ||||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对成果的贡献 | |
1 | 吴红展 | 浦江县人民医院 | 课题总负责、总设计 | |
2 | 魏淑媛 | 浦江县人民医院 | 项目研究、收集资料 | |
3 | 雷常娥 | 浦江县人民医院 | 项目研究、收集资料 | |
4 | 霍灿波 | 浦江县人民医院 | 项目研究、收集资料 | |
5 | 张海燕 | 浦江县人民医院 | 项目研究、收集资料 | |
6 | 胡逸君 | 浦江县人民医院 | 项目研究、收集资料 | |
7 | 严康珍 | 浦江县人民医院 | 项目研究、收集资料 | |
8 | 熊志红 | 浦江县人民医院 | 项目研究、收集资料 | |
成果公报内容(成果简介、创新突破点、同行认可、引用情况、应用情况等) | ||||
本成果来自浦江县科技计划项目“疤痕子宫剖宫产子宫下段间断加连续褥式缝合”(计划编号:18W01)的研究 疤痕子宫剖宫产子宫下段间断加连续褥式缝合,产妇胎儿胎盘完整娩出后,疤痕子宫下段菲薄,子宫收缩差者,均给予缩宫术十个单位,或者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针250ug宫体注射,促进子宫收缩。子宫下段切口两顶端“8”字缝合(强生可吸收线),第一层间断缝合,针间距为1.5—2.0,第二层连续褥式缝合深度不穿透子宫内膜基底层为准,针间距约1.2-1.5cm缝合结束常规检查,观察缝合切口有没有渗血、血肿形成、子宫收缩情况及双侧附近均无殊关腹。 本研究发现:1.研究间断加褥式缝合对子宫切口的愈合作用。2研究间断加褥式缝合对减少术中术后出血的作用。3.研究间断加褥式缝合对减少瘢痕憩室的形成,增加子宫厚度的作用。4.研究间断加褥式缝合对恶露持续时间及子宫复旧的作用。多方面来探讨间断加连续褥式双层缝合的技术优点。本研究发现:1.研究间断加连续褥式缝合对子宫切口的愈合作用。2.研究间断加连续褥式缝合对减少术中术后出血的作用。3.研究间断加连续褥式缝合对减少瘢痕憩室的形成,增加子宫厚度的作用。4.研究间断加连续褥式缝合对恶露持续时间及子宫复旧的作用。尤其是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减少瘢痕憩室形成更加明显,为临床上应用剖宫产子宫下段切口缝合提供理论依据。 子宫下段切口间断加连续褥式双层缝合,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手术,缝合止血的方法,纵性缩窄恢复子宫下段形态,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减少恶露持续时间,有助于子宫复旧,减少瘢痕憩室形成,减少月经期淋漓不净,远期再次妊娠子宫下段厚度基本大于3mm,减少子宫破裂的可能,因此间断加连续褥式双层缝合为剖宫产子宫下段缝合技术值得推广。 | ||||
评价(鉴定、验收)委员会名单 | ||||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专业领域 | 职称 |
1 | 毛维叶 | 金华市中医院 | 妇产科 | 正高 |
2 | 周志有 | 金华市中心医院 | 心胸外科 | 正高 |
3 | 张载福 | 金华市第二医院 | 精神医学 | 正高 |
4 | 蒋国贞 | 金华市人民医院 | 肝胆外科 | 正高 |
5 | 江涛 | 金华金辰会计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会计 | 正高 |
组织评价单位:浦江县科技局 | ||||
评价(鉴定、验收)意见 | ||||
验收组认为,该项目已完成了规定的指标,同意通过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