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促共富|温州:科技特派员“插上”数字化羽翼 赋能共富新图景
近年来,温州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共同富裕的决策部署,把科技特派员作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的关键一招,积极搭建“系统化”平台、探索“惠农类”产业、突破“政策性”难题,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新实践,用科技助力擘画共同富裕新图景。
构建“平台+”体系,实现智能化管理
变“人工对接”为“智能匹配”,实现选派精准化。打造“科技在农”应用,建立科技特派员专家预备库,形成科技特派员队伍梯队,实现科技特派员画像和乡镇农业产业、农户农技需求的精准匹配。目前平台管理各级科技特派员项目229项,其中省级科技特派员100项、市级科技特派员100项、县(区)级科技特派员29项;实现用户访问量7536人次,浏览量121840页次。变“单兵作战”为“协同服务”,实现服务高效化。上线“科技在农”应用,为农户和农业企业建立快捷、高效的线上服务通道,形成“实地指导+网络问诊”服务模式。目前已集成100余名科技专家和3000余名农技专业人员。变“传统管理”为“多维赋分”,实现考评科学化。创新采用积分激励机制,在科技特派员进行履职工作、现场服务、参与问答时给予相应的积分奖励。通过科学、动态的行为赋分机制,大力推进服务成效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信息化,充分提升科技特派员获得感、积极性、主动性。
强化“人才+”引擎,打造致富新产业
下沉帮扶团队。组建科技特派员共同富裕科技帮扶团,形成推进“共同富裕”攻坚合力,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创建示范基地等方式开展科技帮扶服务。发挥人才优势,推动科技特派员下沉山区、海岛县助力共同富裕。2022年温州组建科技特派员共富帮扶团41个,精准帮扶县市区产业转型升级。对接产业人才。贯通服务主体,聚焦特色产业,汇聚科研院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等各类创新资源要素90家,实现“上通院所、下接农户、外拓市场、内联基地”,帮助农户、企业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截至目前,第十一批温州市科技特派员引进试用新品种159个,建设示范基地/工程121个,农户增收3000万元,企业产值增加3500万元。培育本土人才。鼓励科技特派员举办形式多样的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班,大力培养“科技二传手”和“撤不走”的本土科技人才,把点的“技术固化”转为面的“技术辐射”。截至目前,举办培训班93期、培训人数4300余人次,服务企业、合作社等机构126家。
突破“机制+”难题,完善政策性保障
构建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相关作用,定期围绕重点产业难题开展抱团服务,形成“活动共办、问题共解、成果共享、设备共用”的协调协作机制,创新“八有”工作方法,切实提升科技特派员工作效能。完善分配制度。支持科技特派员通过多形式转化科技成果,鼓励科技特派员创办、领办经济实体,或与经济实体开展实质性技术合作项目。明确科技特派员在兼职服务期间领取服务对象给予的合法报酬或从利益共同体获得的收益为合法收益,不受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限制。强化政策保障。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列席县(市、区)“两会”的模式。派出单位在年终业绩考评、工作量计算、职称评定等方面把科技特派员项目视同为厅局级科技项目。年度考核优秀的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方面予以优先。
(来源:温州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