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加速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 为共同富裕注入创新活力
近年来,宁海县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正逐渐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地。目前,该县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363家,市目标完成率145.2%,居宁波市第一。
构建多梯度企业成长支持体系
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持体系。紧扣政策靶向,对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等不同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严格按照最新科技创新相关政策按需扶持、分类施策,联动乡镇街道、高校院所及第三方服务机构全力构建专业化、全链条式科技服务体系,提高政策投放的精准度和有效度。 优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系统。实施光电储能产业一体化、新材料产业园等创新产业链重点项目,形成若干条绿色关键技术链条。支持“链主”企业牵头成立创新联盟,通过产业纽带、上下游配套和技术扩散等形式,构建大中小企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提高全产业链融通创新效率。 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引导中小企业走“高精尖”发展道路,培育更多省科技领军企业。探索“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领军”多梯度企业成长模式,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规模和能级的双提升。
激发科技资源强劲支撑动能
充分发挥两大园区叠加优势。联动宁海经济开发区和南滨开发区,推动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稳定的创新合作关系,开展主导产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动新兴产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协助提升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能力和水平。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范围内,集聚高新技术企业8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达91.9%,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达55.6%。 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与产业链价值链融合发展。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主动围绕和融入该县“光伏+储能”“文体+办公”“模具+新能源汽配”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体系,与龙头企业跨界跨区进行精准匹配合作,形成“产业创新联合体”,做深做精做优产业链,增强产业集聚效应。 建立科技工作网络,强化工作指标预测预报。全面深化科技专题辅导,持续加强基层干部科技专业服务能力,强化比学赶超,激发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大科技工作考核力度,提高科技工作在乡镇街道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的权重,为企业发展壮大铺路架桥、保驾护航,助推科技创新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优化创新生态增强支撑建设 聚力“产研协同”,激活创新资源要素。全面推进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增强科技创新基础支撑能力。重点围绕特色产业,加快创建一批研发实力强和产业化潜力大的研发机构,支持企业智能化转型。鼓励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协同上下游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共享各类研发机构及配套设施,深化“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创新资源向企业汇拢集聚,打通以研促产、以产带研内循环。 (来源:创新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