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创新驱动攀新攀高!余姚企业设研发机构数量居全省县市区第二

发布日期:2023-02-22 17:53 浏览次数:

一季度过半,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田千里在总结去年成绩、梳理当下订单、制定全年计划时,信心满满。

去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21.6%;研发投入1.62亿元,同比增长22.9%,占营业收入比重达5.21%;其“钠离子电池用锰铁普鲁士白正极材料开发”项目列入宁波市重点技术研发项目,预计为企业带来3000万元销售。

这一亮眼成绩离不开余姚坚持助力企业走科技赋能之路,指导帮助容百科技不断完善研发体系。

面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窗口期以及企稳纾困、提高发展质效的考验期挑战,近年来,余姚将科技创新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聚焦创新主体培育、科研成果转化、资源要素保障,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社会力量研发热情,全力推进市场主体转型升级,推动全域高新技术企业提质扩面,实现县域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2年,余姚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9家,同比增长49.5%,增速位居宁波市第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3.6%,位居宁波市第一;设置研发机构企业数达829家,位居全省县市区第二。

选育增量,提升高企集群竞争力。一直以来,余姚都把做好创新主体培育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多渠道“选苗”、多层次“育苗”、多轮次“推苗”,不断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去年,余姚共排摸潜在科技型企业639家;185家企业列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培育库企业数量累计达429家;203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199家通过认定。

研发增速,提升高企创新突破力。帮助企业顺畅研发并实现成果转化是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去年来,余姚市科技局不断完善科创研发体系和研发投入专项激励办法,增强企业活性;加快核心技术攻关,迭代编制重点产业链企业、关键产品、关键技术“三张清单”制定8大领域47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向,增强企业刚性;强化人才项目引育,加速形成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双促进”局面,增强企业韧性。

仅去年,余姚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 89.8亿元,居全宁波市第二;占营业收入比重3.8%,居全宁波市第一;立项宁波市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0个,其中2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新立项“姚江英才项目”14项,目前已累计支持创业项目208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268 件,带动研发投入6.32亿元。

服务增效,提升高企发展支撑力。作为县级城市,余姚的科技创新资源并不丰富,为了弥补这一短板,余姚持续优化精准性服务,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落地、培训辅导成效提升、数字服务高效便捷,助力创新创业环境更优。截至目前,余姚市科技局共深入乡镇(街道)、园区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辅导“讲诊会”30余场,辅导企业600家次;“姚创贷”等单一事项平均办结时间缩减至1天内,疑难问题破解提速2倍以上。

针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坚持创新驱动,持续增强发展动能”,余姚市科技局将继续发力,进一步强化人才科技引领,抓好省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重点企业高层次人才全覆盖行动,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新入选宁波级以上人才工程35个以上,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与此同时,余姚还将积极探索“高校飞地”模式,推动哈工大材料科学与工程(余姚)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余姚工业设计研究院落户,高标准建设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力争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36亿元。

(来源:宁波市科技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