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轴承用稀土钐钴磁体
成果名称 | 磁悬浮轴承用稀土钐钴磁体 | |||
成果登记号 | DJ101012023Y0012 | 知识产权 | 国内领先 | |
完成单位 | ||||
序号 | 单位名称 | 通讯地址 | ||
1 | 杭州科德磁业有限公司 | 浙江省桐庐县城樟青塘路168号 | ||
完成人 | ||||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对成果的贡献 | |
1 | 向俊尤 | 杭州科德磁业有限公司 | 项目统筹 | |
2 | 付勇兵 | 杭州科德磁业有限公司 | 工艺开发 | |
3 | 齐玉峰 | 杭州科德磁业有限公司 | 执行产品加工验证及工艺总结 | |
4 | 孙锦秀 | 杭州科德磁业有限公司 | 执行产品加工验证及工艺总结 | |
5 | 张保国 | 杭州科德磁业有限公司 | 材料技术及产品工艺顾问 | |
6 | 杨全福 | 杭州科德磁业有限公司 | 材料技术及产品工艺顾问 | |
7 | 丁杰 | 杭州科德磁业有限公司 | 项目工艺文件编制 | |
成果公报内容(成果简介、创新突破点、同行认可、引用情况、应用情况等) | ||||
磁悬浮轴承相比传统轴承具有能耗低,无机械磨损,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天、交通、真空技术等领域,近年来我国大型重工、航空航天及汽车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对磁悬浮轴承的需求量也是在逐年递增,但目前大部分高性能、高精度、长寿命及大尺寸磁悬浮轴承用的钐钴永磁体依靠进口,为此开发磁悬浮轴承用的高性能、高精度及大尺寸的钐钴永磁体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 目前国内针对烧结钐钴2:17 3.5Kg大质量毛坯的生产,及径向大圆环加工仍然存在技术壁垒,不能稳定生产,主要瓶颈在于:一是3.5Kg大毛坯热处理后性能低于平均水平,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二是大圆环产品因其特殊的机械性能,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现象,严重降低产品是生产合格率,提高产品成本,丧失市场竞争力。因此生产机械性能稳定的高精度磁悬浮轴承用稀土钐钴磁体极为重要。 在磁悬浮轴承用稀土钐钴磁体的生产过程中,主要应用了以下几个技术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改善处理: 1.对于厚度在30mm以上的磁体而言保证其垂直度为0.01mm较为困难,因此对夹具及加工工装进行研发设计。采用三点式着力弹簧卡爪工装,确保产品内圆尺寸及形位公差;采用三角夹具与电磁大吸盘配合,批量铣磨产品高度,确保尺寸及形位公差的条件下提高铣磨产能;通过锥度芯杆磨加工产品外圆,有效确保产品外径尺寸及同轴度。 2.钐钴材料特性脆,特别是大尺寸的钐钴毛坯在制备和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裂纹。采用增加微量化学试剂平衡磁性能和可加工特性,设计大尺寸毛坯退火工艺,优化磁体机械性能,实现稳定生产加工。 3.钐钴永磁材料通常采用气流磨制粉工艺,制粉效率较传统球磨制粉工艺有较大提高,但磁性粉料易吸附于磨室内壁,造成积粉,严重影响出粉效率,且粉料一致性差。采用无磁材料改造磨室,提高气流磨制粉效率、提高粉料粒度一致性。 | ||||
评价(鉴定、验收)委员会名单 | ||||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专业领域 | 职称 |
1 | 葛洪良 | 中国计量大学 | 材料 | 正高 |
2 | 秦会斌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材料 | 正高 |
3 | 王友钊 | 浙江大学 | 机电 | 正高 |
4 | 杨芳儿 | 浙江工业大学 | 材料 | 正高 |
5 | 郭绍义 | 浙江理工大学 | 材料 | 正高 |
组织评价单位:浙江金珂新产品新技术鉴定中心 | ||||
评价(鉴定、验收)意见 | ||||
2023年2月22日,浙江金珂新产品新技术鉴定中心在杭州组织专家召开了由杭州科德磁业有限公司承担的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磁悬浮轴承用稀土钐钴磁体”(项目编号:2020D60SA1D11188)鉴定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研制工作总结、技术总结、产品检测、科技查新和用户使用等报告,审查了相关资料,察看了样品。经质询与讨论,形成鉴定意见如下: 1.提供鉴定的资料齐全、规范,符合鉴定要求。 2.项目研发了非磁性气流磨磨室,解决了钐钴磁粉粘壁问题;采用微量化学试剂添加混料,改善了粉体分散效果;自主开发了多温段高温退火工艺,减少开裂现象,提高了产品合格率;设计了三点着力夹具,提高了产品加工精度。产品在加工工艺上有创新,相关技术已获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处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 3.项目产品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测试中心和深圳市华测计量技术有限公司检测,所测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和计划项目任务要求,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企业已通过ISO 9001:2015质量管理、AS9100D/EN9100:2018航空航天质量管理、IATF 16949:2016质量管理、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ISO 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GB/T 29490-2013知识产权管理等体系认证,其生产设备、工艺工装和检测手段能满足批量生产要求。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产品的研发是成功的,同意通过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