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基于微尺度的新型类石墨涂层耐磨铜制备工艺

发布日期:2023-04-20 10:16 浏览次数:
成果名称基于微尺度的新型类石墨涂层耐磨铜制备工艺
成果登记号DJ101002023Y0176知识产权国内先进
完成单位
序号单位名称通讯地址
1杭州英希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南区块高新七路98号2幢501室
完成人
序号姓名工作单位对成果的贡献
1王薇杭州英希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后整理工艺研发
2汪小知杭州英希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总设计
3骆季奎杭州英希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工艺技术相关设计
4叶启开杭州英希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工艺技术研发
5张亮杭州英希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试验、安装、调试
6于鹤杭州英希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工艺技术研发
7Kim Dongcheol杭州英希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外部资源协调
成果公报内容(成果简介、创新突破点、同行认可、引用情况、应用情况等)
铜及铜基材料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及工艺性能而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但铜基材料本身存在的某些局限性如强度低、耐热性差、高温下易软化变形等特点,加之不锈钢、铝、钛、镁等合金材料的出现,铜基材料的应用有所减少。随着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对材料的导电性、耐磨性和材料寿命等方面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铜与铜基材料在导电性和合金寿命等方面有相当的竞争力。因此,通过改善材料成分和工艺,研制高导电高耐磨铜基材料已成为铜基材料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 石墨由于优异的固体润滑效果以及较好的导电性,常被用于制备铜碳复合材料。通过质软的石墨在对磨面之间形成一层固体润滑膜,有效降低铜的磨损损失。制备铜碳复合材料最简单的方式是将石墨粉或碳纤维与铜粉直接混合并冷压烧结。由于铜碳不浸润且微颗粒或微纤维的团聚,往往使得石墨在铜基体中难以均匀分散,且难以形成有效界面结合。改进的方式包括添加合金涂层或合金元素、机械球磨、化学气相沉积原位合成。其中机械球磨以及化学气相沉积可以完成微尺度铜粉表面的石墨包覆,实现均匀分散。然而球磨工艺不仅耗时长久,而且由于其随机性及不可避免的机械损伤,往往导致包覆的石墨层质量不可控。相对于此,化学气相沉积工艺能实现良好的石墨包覆,但难以获得高分散性的石墨铜粉,且在成本上太过高昂。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更快速更低成本分散效果更好的石墨包覆途径。
评价(鉴定、验收)委员会名单
序号姓名单位专业领域职称
1顾小龙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机械正高
2姚献平杭州市化工研究院精细化工正高
3陈国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正高
4周鑫发浙江省能源研究院节能正高
5祝邦文浙江科技学院材料正高
6胡军浙江工业大学材料正高
7吴巧玲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情报分析正高
组织评价单位:浙江仲荣科技评估中心
评价(鉴定、验收)意见
2023年04年12日,浙江仲荣科技评估中心在杭州组织召开了由杭州英希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新工艺项目“基于微尺度的新型类石墨涂层耐磨铜制备工艺”鉴定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工作和技术总结、产品检测、科技查新和用户使用等报告,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讨论,形成鉴定意见如下: 1、提供的资料基本齐全、规范,符合鉴定要求。 2、项目采用液相碳源淬火类石墨制备工艺,改善了石墨分散性,降低了摩擦系数,提高了合金的耐磨性。项目在制备工艺上有创新,相关技术已获实用新型专利1件,处国内先进水平。 3、产品经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检测(报告编号:TO-OL-09LLIOZZ-IM),所测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其生产设备、工艺工装和检测手段能满足批量生产要求。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的开发是成功的,同意通过鉴定。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