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核能供暖管道热补偿技术研究和应用

发布日期:2023-06-15 10:01 浏览次数:
成果名称核能供暖管道热补偿技术研究和应用
成果登记号DJ101002023Y0235知识产权国内先进
完成单位
序号单位名称通讯地址
1浙江城建煤气热电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清池路81号
完成人
序号姓名工作单位对成果的贡献
1陈洁浙江城建煤气热电设计院项目经理
2谢守琪浙江城建煤气热电设计院主研究人
3朱宁浙江城建煤气热电设计院主研究人
成果公报内容(成果简介、创新突破点、同行认可、引用情况、应用情况等)
1、背景 随着我国南方供暖呼声日益高涨,南方非强制采暖地区利用区域核电的热水进行集中供热是一种较佳的供暖解决方案,但南方地区地下管线复杂管位狭窄,城镇景观河流较多,因此南方地区管道一般采用埋地敷设,河道采用桁架跨越敷设。 热水管道架空跨越河道后转地埋敷设时,经计算,热水管道弯头的运行应力及二次应力均超标,热水管道运行时存在被拉裂泄漏的风险,管道靠近江面及河道,一旦泄漏,不但会造成浪费,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 本项目提供了核能供暖管道热补偿技术,优化设计跨河热水管道局部补偿装置,解决了目前热水管道跨河转地埋敷设时存在的被拉裂泄漏风险。 2、创新点 创新点一:跨河热水管道局部补偿技术,针对南方地区河流较多的特点,热水管道采用桁架跨越河道转地埋敷设时,地下部分完全不设置轴向补偿器,局部采用弯头补偿,且部分利用地埋转架空桁架跨越河流的垂直管道上的波纹管补偿器进行补偿,从而保证了热水管道运行时的稳定性,避免破裂。 创新点二:跨河部分根据start计算软件计算出受力大小,通过在桁架侧边焊接多个倾斜的加强肋板,利用三角形最稳定的原理,提高桁架的稳定性,避免在管道、热水的内压力下,桁架发生形变,从而保证管道补偿的安全性。 创新点三:在热水管的外部安装保温套筒,保温套筒靠近底部外置向外延伸的侧板,侧板通过固定栓与承载垫固定连接,减少热量浪费,同时保证中转输水管与承载垫之间的稳定性,保证管道补偿效果更接近计算模型。
评价(鉴定、验收)委员会名单
序号姓名单位专业领域职称
1钟英杰浙江工业大学热能工程正高
2盛云庆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机械工程正高
3李兴林杭州轴承试验研究中心机械工程正高
4程冠华浙江省能源研究院能源工程正高
5周鑫发浙江省能源与核技术应用研究院新能源正高
组织评价单位:浙江仲荣科技评估中心
评价(鉴定、验收)意见
2023年5月10日,浙江仲荣科技评估中心在杭州组织召开了由浙江城建煤气热电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核能供暖管道热补偿技术研究和应用”省级新技术鉴定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研制技术与工作总结、科技查新和用户使用等报告,审查了相关资料,经质询与讨论,形成鉴定意见如下: 1、提供鉴定的资料齐全、规范,符合鉴定要求。 2、核能供暖管道热补偿技术,采用跨河热水管道局部补偿技术,保证了热水管道运行时的稳定,避免破裂;跨河部分利用三角形最稳定的原理,提高桁架的稳定性和管道补偿的安全性;保温套筒安装在热水管外部,减少管道热损。项目在施工工艺技术方面有创新,相关技术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件,处国内先进水平。 3、该技术已在浙江海盐核能供热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反映良好,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企业已通过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和ISO45001:2018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其生产设备、工艺工装、检测手段和环保措施等能满足批量生产要求。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产品的开发是成功的,同意通过鉴定。 鉴定委员会主任:钟英杰 副主任: 盛云庆 2023年5月10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