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县科技局: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 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
象山县依托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特色、生态、现代高效农业,形成梭子蟹、大黄鱼、紫菜、白对虾、柑桔、杨梅、浙东白鹅等龙头型农业产业,已成为象山一张亮丽的“金名片”。
象山县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生态为先,效益为主,特色取胜”发展战略,聚焦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瓶颈障碍问题,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全力推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模式等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助力共同富裕样板县建设。20年来,象山县科技局累计派出个人科技特派员560人次,法人及团队科技特派员103个,推动建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象山港深水网箱养殖科技园区、宁波市特种畜禽产业科技园区,多次获评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涌现出汪财生、母昌考、周志强、陈子敏等一大批优秀的科技特派员。
科特派工作纵深发展
为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断走深走实,2013年以来,象山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农村指导员工作领导小组),在象山县科技局下设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订出台《象山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及考核办法》,专门负责与各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派驻地和个人日常管理服务和考核评价工作。同时,还在乡镇街道设立科技特派员联络站,把科技特派员工作延伸到基层一线,形成县乡村一体、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组织管理体系。近三年,象山县科技局选派个人特派员116名,团队及法人特派员36家,实现全县18个乡镇街道全覆盖。
增收致富见实效
根据产业分布特点及乡镇需求,通过“双向选择”、区域产业对接,积极选派相关农业、水产技术人员担任科技特派员,引进农业生产实用新技术、新品种,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科研攻关、成果转化,解决农民农业生产关键技术难题。近三年,象山县科技特派员实施科技项目50项,投入开发经费1900多万元,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使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进一步辐射到周边乡村及农户。20年来,象山县科技特派员共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250余项,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引进的优质东方密、黄皮9818、甬优系列西甜瓜品种,通过栽培示范,形成春季西瓜秋季哈密瓜的轮种生产模式,显著增加了高塘岛乡农民亩产收入。2022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62.31亿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41578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4%。
示范基地促进创新创业
立足区位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结合特派员技术特长,重点抓好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辐射带动一方发展。科技特派员陈琳针对西沪港高泥片海水网箱养鱼相对集中的情况,联络养殖户组建养殖公司、水产合作社,与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合作,推广应用标准化、规范化的养殖技术,并通过了宁波市首家水产类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建成了宁波市大黄鱼网箱养殖示范基地、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有效带动了周边养殖户的规范化养殖。
近年来,象山县已建成25家县级科技示范基地,依托这些平台资源集聚优势,发挥特派员科技推广员、信息传播员作用,积极为农户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讲座和培训,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农业经营者创业及致富意识,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遇到的技术难题,受惠农户超2万人。
(来源:宁波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