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090/2023-00863 | 发布机构: | 省科技厅 |
发文日期: | 2023-07-2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关于提升企业创新质量,加快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
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67号提案的答复
浙科提〔2023〕233号
华秀萍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第267号提案《关于提升企业创新质量,加快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收悉。经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我省高度重视企业创新质量与效益,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为抓手,全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我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已连续七年居全国第3,形成了“5个百分之八九十”格局(即企业的研发投入、科技人员、研发机构、承担的科技项目、授权专利均占全省80%~90%)。
(一)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企业、项目、平台”联动配置。一是高质量培育发展科技企业。将知识产权的先进程度、获得方式、对主要产品的支撑作用等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认定标准。实施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围绕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科技人员、创新平台、主导产品、经济规模、发展增速等综合设置认定条件,大幅提升对企业知识产权数量、类型、获取方式等的要求。截至2022年底,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9.8万家、3.6万家,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分别达120家、74家。二是高质量建设企业创新平台。构建完善企业研发机构梯度体系,优化完善销售收入、研发强度、研发人员、研发场地面积及科研设备原值等核心条件要求,推行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竞争制”、企业研究院“门槛制”、高企研发中心“备案制”。截至2022年底,累计建设省重点企业研究院、企业研究院、高企研发中心分别达331家、1893家、5054家。提升企业创新平台能级,依托企业牵头建设省实验室2家、省技术创新中心7家。实施“两清零一提升”专项行动,大幅提升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研发机构覆盖率。三是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攻关。围绕“315”科技创新体系,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2年立项的56项“尖兵”“领雁”重大攻关项目中,由企业牵头或参与的490项,占比超过8成。支持中控技术、新华三等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上下游优势企业、高校院所力量聚焦通用流程模拟软件、网络通信等细分领域开展“项目群”攻关,已组建省级创新联合体13家。
(二)引导资源要素向企业集聚。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扎实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制定出台“科技惠企10条”“科技助稳20条”“双链融合若干意见”等科技创新政策,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预缴申报减免所得税344.8亿元,支持4万多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2042亿元;71个区县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奖补政策,累计投入财政补助资金23亿元,惠及企业7776家;首批“浙科贷”7家银行向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1208亿元。二是完善技术交易市场建设。打造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平台,已实现11个地市和90个县(市、区)全覆盖,建成线下实体科技大市场59家。2021年以来,“浙江拍”累计成交金额16亿元,累计523家长三角企业在平台完成技术交易。聚焦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开发“供需荟”产学研合作一体化平台,共汇聚全省135家技术转移机构、近千名技术经纪人,成功促成产学研项目104项。三是做强区域性股权市场。推动省股交中心构建形成以资本市场培训、融资路演为基础,以股改挂牌、证券发行、登记托管、上市培育为核心功能的综合服务体系。截至2023年4月末,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9808家,帮助153家企业转板上市,累计实现融资537.57亿元。携手上交所深化科创助力板建设,截至 2022 年末,科创助力板入板企业累计达125家,其中4家成功上市。与北交所合作共建浙江、华东服务基地,推进“浙江专精特新板”建设。
(三)发挥知识产权激励作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企业创新的基本作用。一是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工程。在全国率先制定《浙江省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工作指引(试行)》,省政府设立全国首个知识产权综合奖项“浙江省知识产权奖”,相继出台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管理办法、知识产权助企纾困稳进提质工作举措十六条,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知识产权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着力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优势,激发企业创新热情。2022年,全省新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233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5家、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化企业1213家。二是实施高质量专利创造工程。建立专利优先审查“白名单”企业制度,审查时限压减20%以上,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10家,高价值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从14个月压缩至最快42天。2022年,全省新增国内发明专利授权6.13万件,同比增长7.9%;有效发明专利达30.56万件,同比增长22.1%,其中,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4.41万件,占比71.97%,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2.86万件,占比74.79%;我省在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获得4项金奖,创历史新高。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您提出的“优化创新考核指标、落实‘特派员’制度、完善配套资源”等建议,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科技政策、抓好工作落实,推动企业有效提升创新质量,更好的实现创新发展。
(一)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升级版,推动科技型企业“扩面提能”。一是推动科技企业“扩面”。发挥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引导作用,引导企业瞄准科技企业认定综合指标体系加强改进提升,加快成长为具有高水平创新能力的科技企业。2023年,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目标从8000家上调至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目标从4000家上调至5000家;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100家、科技领军企业10家。二是推动科技企业“提能”。研究制定《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行动方案》,聚焦企业创新能力靶点,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等创新全链条中进一步强化和凸显企业的主导作用。实施“两清零一提升”专项行动,实现5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机构、1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活动“清零”,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65%。三是探索实行企业创新平台容缺布局。在2023年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申报认定中,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和软件类等知识密集型企业,或成长潜力大,未来2~3年有可能爆发性增长的高新技术企业,其销售收入、研发场地面积及科研设备原值等条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加速推动科技企业成长壮大。
(二)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构建企业主导、高校院所高效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一是加大高能级科创平台服务企业力度。谋划举办全省首届科技合作交流大会。推动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科研院所等集中推介发布科技攻关成果,与企业现场对接洽谈科技创新合作。支持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通过与企业建立联合技术创新机构、开展合同研发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验证服务和按需定制的技术创新服务。二是推动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帮扶。支持地方政府引进大院名校,与企业共建创新载体,围绕企业技术需求组织开展联合研发,以共建创新载体为“桥头堡”,推动高校以“先用后转”方式,优先向企业转移转化优质技术攻关成果。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等联合设立产业学院、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等,探索采取“订单式”方式培养产业技术技能人才,有条件的市县政府可给予适当补贴。三是深化科技成果评价和发布机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双百千万”专项行动,组织百家高校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千名青年人才、万项科技成果精准对接科技型企业,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完善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3.0及“安心屋”“供需荟”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强化与高校院所、地方政府等多跨协同,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电子化通道。充分发挥高校技术转移机构作用,全面推动专业化的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提升成果转化质效。
(三)持续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全力抓好省政府“8+4”经济政策体系科技创新政策包的落地实施。一是落实好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推动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企所得税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扎实落地,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落实企业研发投入奖补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对企业上年度研发费用或基础研究研发费用按一定比例给予财政奖励,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二是推进科技特派团工作。精准把脉山区26县“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发展需求,从高校院所中选派科技特派团开展企业对接与服务,引导全省科技、人才、平台、企业等创新资源精准匹配,释放科技赋能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的“乘数效应”。三是丰富多元化金融支持企业创新服务。引导金融机构持续优化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用好科技创新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推动“人才贷”“浙科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创新公司债、人才创业险等增量扩面。创新“私募可转债+担保”模式,通过市场化机制探索小微企业直接融资增信产品。推动省股交中心与银行机构合作探索投贷联动机制创新,推动杭州、宁波设立S基金,争取创投股权与私募基金份额报价试点方案获批。
(四)加强企业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一是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工程。打造一批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平台,前瞻布局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基础专利、标准必要专利。拓宽高价值发明专利快速授权通道,建立全面覆盖三大科创高地的优先审查推荐机制。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培育,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贯彻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推进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打造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共同体、运营共同体和保护共同体。二是推动知识产权高效益转化运用。健全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体系,建立一体化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磁性材料、绿色能源等国家(省)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全链条重塑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国家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深化专利开放许可机制,让更多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机制,深化专利质押全流程无纸化办理,推广“交易+质押融资”“投贷联动”等质押融资模式,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及主体持续扩面。三是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人才队伍建设。出台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发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清单。滚动实施之江知识产权人才集聚行动,推进知识产权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建立知识产权师独立评价体系。出台知识产权代理、评估服务人才入行补助等激励政策,发挥地方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布局建设一批省级知识产权实训基地。
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您再提宝贵意见。
联 系 人:省科技厅高新处 吴扬青
联系电话:0571-87054033 传 真:0571-87054677
邮 编:310006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23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