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科技线乡村振兴领域存在问题亟待关注
近年来,我省提出全面落实《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深入实施新时代浙江“三农”工作“369”行动,奋力打造农业农村领域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基层科技线存在落实困难的问题:
1、科技线农业项目补助资金较少。一方面,根据《关于推进工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县委发〔2021〕32 号)文件精神,县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科技项目经费,80%的经费用于重点支持两大主导产业,余下经费优先考虑工业项目,农业项目相对立项比例不高、经费补助少。县级农业科技经费仅占科技项目7.8%,就科技补助资金而言,大工业政策对工业项目倾斜力度较大。另一方面,科技特派员经费不足。县级科技特派员已做到乡镇全覆盖,但由于县财政较紧张,县级特派员项目经费不足,开展服务活动有时碍于经费问题,难以施展,项目实施效果较差。同时,特派员管理经费不足,项目验收、专家评审费用也未落实。
2、农业载体建设存在短板。农业载体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龙游虽已申报成功农业科技园区,但是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浙江省科技厅自2023年开始,将农业科技园区“先补后验收”的资金补助方式改为“先验收再补”,补助方式的转变,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主体创建的积极性,不利于科技局对主体的指导作用的发挥。
3、产学研合作不够深入。我县和涉农类的院校尚未成立全域的合作,缺乏高端实验室、研究院来龙服务。目前龙游与涉农院校建立转移中心两家,经费9.9万元/年,在数量上和经费上偏少,只能满足部分专家来龙开展调研的差旅费,深度合作的机制尚未形成,在技术服务上仅浮于表面。
(来源:龙游县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