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棚设施水果园畦沟套种马铃薯技术

发布日期:2023-08-01 15:01 浏览次数:
成果名称大棚设施水果园畦沟套种马铃薯技术
成果登记号DJ111052023Y0104知识产权未评价
完成单位
序号单位名称通讯地址
1缙云县采山涧蔬菜专业合作社浙江缙云县五云街道名山村9号
2浙江大学蔬菜研究所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
完成人
序号姓名工作单位对成果的贡献
1潘伟乔缙云县农业机械管理站研究方案设计、组织实施
2丁丽玲缙云县经济作物管理站试验计划实施
3林佩霞缙云县农业综合开发中心资料整理
4王颖缙云县舒洪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协助试验实施
5赵晨光缙云县农业综合开发中心协助试验项目实施
成果公报内容(成果简介、创新突破点、同行认可、引用情况、应用情况等)
本课题来源于地方计划缙云县科学技术局2019年竞争性科技计划项目,是在当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各种高品质的鲜食水果需求量越来越大,渴望吃到安全、新鲜水果的心情越来越强烈,希望有不同品种、不同风味、不同成熟期、食用方便的新鲜水果上市,实现消费周年化,而要满足这一需求,只有通过大棚设施栽培种植水果,有效地拉长上市时间,才能得以满足。2019年全县大棚设施水果种植面积达1800多亩,且每年呈现快速递增的趋势,但因大棚设施投资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种植行距大,复种指数低,成本回收时间长等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这一产业的更快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利用水果冬季休果时间长,大棚设施水果园地冬季保温的条件优势,在畦间地沟免耕套种马铃薯,畦间地沟种植对于主作水果产量与效益没有明显的影响,该技术既有效解决了大棚水果种植模式单一、设施利用率低、土壤盐分积累等问题;又提高了水果园的复种指数、增加了市场优质蔬菜供应种类、供应量和种植户的收入;还可充分利用水果园富余的养分、水果大棚病菌少的特点,实现不施肥、不用药,安全生产绿色农产品,在春节期间供应放心安全的蔬菜,生态、经济效益明显,早熟马铃薯采收时圆整光滑、商品性好,深受消费者青睐,并且这一技术研发,在当下优质农田紧缺及经济作物不断与粮食作物争地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挖掘马铃薯生产潜力,扩大种植面积,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对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题的实施,筛选出适宜火龙果园、葡萄园畦间地沟套种马铃薯品种各1个;摸索出3个马铃薯品种在火龙果园、葡萄园进行套种最适播种时间;适宜套种品种配套栽培技术1套,商品率达到95%以上。利用设施大棚畦间沟套种马铃薯,平均亩产达468公斤,马铃薯亩收入达4610元,4年来在全县示范推广1.1万亩,为种植户增加收入4576万元,建成的1个示范基地,带动和辐射周边水果大棚种植马铃薯260户,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评价(鉴定、验收)委员会名单
序号姓名单位专业领域职称
1马军辉丽水市农作物站粮油副高
2罗叶平丽水市畜牧兽医局畜牧副高
3应进强丽水万邦天义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会计副高
4颜福花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林学副高
5周云莺丽水市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有限公司会计副高
组织评价单位:缙云县科学技术局
评价(鉴定、验收)意见
2020年7月3日,缙云县科技局组织验收组对“大棚设施水果园畦沟套种马铃薯技术研究”项目(编号:NY201931)进行验收,验收组听取了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审查了相关资料,经过讨论和质询,形成如下意见: 1、项目组提供验收的资料基本齐全,符合验收要求。 2、项目筛选出适宜火龙果园、葡萄园畦沟套种的早熟马铃薯品种2个。摸索出在火龙果园、葡萄园套种马铃薯的3个最适播种时期,采收时间提前到3月上中旬。编写马铃薯配套栽培技术规范1套。 3、建成示范基地1个,面积32.645亩,亩均产量468公斤,亩产值4610元,总产量15280公斤,总产值15.05万元。 4、项目预算经费20.5万元,经核算,实际投入经费20.08万元,项目资金使用基本合理。 验收组认为,该项目已基本完成科技合同的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验收合格。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