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叠合楼板模具通用化研究与应用

发布日期:2023-08-01 15:02 浏览次数:
成果名称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叠合楼板模具通用化研究与应用
成果登记号DJ209002023Y0005知识产权国内领先
完成单位
序号单位名称通讯地址
1浙江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古运大厦11/12层
完成人
序号姓名工作单位对成果的贡献
1黄海炯浙江省建材集团浙西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
2捷捷浙江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
3华凯鹏浙江省建材集团浙西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
4叶启军浙江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策划
5章磊浙江省建材集团浙西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技术策划
6宋向华浙江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负责人
7吕宾浙江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成本控制负责人
8毛源涛浙江省建材集团浙西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技术策划
9夏芸浙江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结
10徐江华浙江省建材集团浙西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采购负责人
11翁永高浙江省建材集团浙西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施工员
12杨凯杰浙江省建材集团浙西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技术员
13胡诗宇浙江省建材集团浙西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材料员
成果公报内容(成果简介、创新突破点、同行认可、引用情况、应用情况等)
1.课题来源与背景 在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我国装配式结构体系重新迎来发展契机,形成了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装配式框架结构等多种形式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全国各地,特别是建筑工业化试点城市都加大了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的试点推广应用工作。 目前建筑工业化部品、部件生产所使用的模具都是一个部品或一个部件一设计,会因部品、部件的尺寸不同、 配筋不同甚至预埋件不同而进行特殊设计,限制了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同时增加了产品成本。现有形式的角铁模具仅针对一种规格的板,无法后期改用,且定制钢模具的设计工作量繁琐,模具制作成本高,加工周期长。因此对几个类型不同的项目,结合叠合板流水线,对通用模具成套的相关生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对用量大、原通用性极差的原预制叠合板模具进行了通用性设计研究。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叠合楼板模具通用化研究与应用》于2020年在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立项,项目编号2020K068。 2.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项目针对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储运阶段人工作业多、效率低等问题展开研究,研发了适用于叠合板储运的抓取吊具、平衡吊板架和双层推动式货架;开发了基于装配式智慧管理系统的智能仓储系统,实现了预制构件的自动识别、自动吊装和堆放场地的数字化管理,使储运效率提升80%以上,降低了生产成本,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主要论点与创新点 通过整合现有的产品堆场周转工艺和技术,对预制构件堆场的作业流程做进一步的优化,提高智能建造水平,减少人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作业环境,增强安全性。主要创新点有以下三点: (1)吊具在使用的过程中能自动识别并悬挂和抓取构件堆放架工装,并在吊运过程中,能消除风力和重物惯性的影响,并能自动提醒并纠正堆放工装的水平度,并平稳、安全的搬运至指定地点。 (2)吊具在使用时,通过扫描并结合后台数据能识别堆放工装上的预制构件数量和重量,对符合搬运要求的堆放工装,吊臂通过智能感应技术自动卡嵌到堆放工装的卡槽内,并对卡嵌安全性进行提醒后进行搬运。 (3)预制构件堆放工装上的卡槽能自动感应吊具吊臂,当吊臂运行到附近时,工装卡槽能自动打开,并在吊臂卡嵌到卡槽内后,卡槽能自动关闭。 4.社会经济效益 项目组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研究成果已在浙江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浙北和浙西等基地应用,成效良好。实现了预制构件的自动识别、自动吊装和堆放场地的数字化管理,使储运效率提升80%以上,降低了生产成本,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评价(鉴定、验收)委员会名单
序号姓名单位专业领域职称
1赵宇宏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正高
2王萌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工民建正高
3郭丽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建筑工程正高
4沈西华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民建正高
5胡强浙建集团工程研究总院工民建正高
6焦挺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工程正高
7陈敏浙江省混凝土协会工民建正高
组织评价单位: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评价(鉴定、验收)意见
2022年12月30日,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专家组成验收组,对由浙江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的“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叠合楼板模具通用化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2020K068)进行验收,验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讨论形成以下验收意见: 1.提供验收资料基本齐全、规范,符合验收要求。 2.项目组针对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叠合楼板侧模种类多、组合难、周转率低等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试验研究,基于双层硅胶条的特性,研发了预制叠合板组合可变通用模具,实现了叠合板模具通用化,为预制构件的标准化和数字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3.项目组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研究成果已在浙江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浙北和浙西等基地应用,提升了生产效率,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 验收组认为项目组已完成了项目研究目标任务,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验收。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