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高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智慧高速人车路协同信息交互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成果名称 | 智慧高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智慧高速人车路协同信息交互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 |||
成果登记号 | DJ210002023Y0026 | 知识产权 | 未评价 | |
完成单位 | ||||
序号 | 单位名称 | 通讯地址 | ||
1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928号 | ||
2 | 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 杭州市杭大路1号黄龙世纪广场A座12楼 | ||
3 | 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 | 杭州市西湖区大龙驹坞705号 | ||
4 | 长安大学 |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二环南路中段126号 | ||
5 | 同济大学 |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 ||
6 | 浙江高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杭州市文晖路303号 | ||
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东路19号 | ||
8 |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灯彩街1008号云谷园区1-2-A06室 | ||
9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浙江省宁波杭州湾新区滨海二路818号 | ||
完成人 | ||||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对成果的贡献 | |
1 | 崔优凯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组织与协调工作,把握课题研究方向 | |
2 | 王昌将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协助组织与协调工作,把握课题研究方向 | |
3 | 陈建新 | 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 组织与协调工作,把握课题研究方向 | |
4 | 赵祥模 | 长安大学 | 组织协调全息数字感知技术研究工作 | |
5 | 韩海航 | 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 | 组织协调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标准构建研究工作 | |
6 | 陆启荣 | 浙江高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组织协调依托工程工作 | |
7 | 常云涛 | 同济大学 | 组织协调智慧高速公路设施及服务水平评价工作 | |
8 | 诸葛毅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组织协调通信网构建相关工作 | |
9 | 余凯 |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 组织协调系统安全相关工作 | |
10 | 陈勇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组织协调L2/L4级别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示范工作 | |
11 | 宋晓鹏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具体研究工作,撰写项目研究报告 | |
12 | 徐雷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具体开发工作,撰写项目研究报告 | |
13 | 周义程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具体研究工作,撰写项目研究报告 | |
14 | 杜文俊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部分研究工作,撰写项目研究报告 | |
15 | 蒯佳婷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课题经费相关工作 | |
16 | 王润民 | 长安大学 | 负责全息数字感知系统技术研究工作 | |
17 | 郭迎 | 长安大学 | 负责全息数字感知系统技术研究工作 | |
18 | 佘锋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负责依托工程通信网搭建相关工作 | |
19 | 胡飞 | 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高速公路示范应用相关工作 | |
20 | 杨轸 | 同济大学 | 负责智慧高速公路设施及服务水平评价研究工作 | |
21 | 杨松 | 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 | 负责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标准构建研究工作 | |
22 | 郑正平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课题前期调查、分析材料准备 | |
23 | 耿驰远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课题前期调查、分析材料准备 | |
24 | 吴畏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和各参与单位对接,推进项目工作 | |
25 | 郭笑天 | 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依托工程相关工作 | |
26 | 宋智鹏 | 浙江高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依托工程相关工作 | |
27 | 李锋 | 浙江高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依托工程相关工作 | |
28 | 伍丽华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课题前期调查、分析材料准备 | |
29 | 王华斌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课题前期调查、分析材料准备 | |
30 | 郑剑锋 | 浙江高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依托工程相关工作 | |
31 | 戴杰 | 浙江高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依托工程相关工作 | |
32 | 周龙锋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智能设备开发相关工作 | |
33 | 徐林忠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 司 | 负责通信网构建相关工作 | |
34 | 秦杰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负责通信网构建相关工作 | |
35 | 李博洋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负责通信网构建相关工作 | |
36 | 曾惜柔 |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 负责系统安全相关工作 | |
37 | 项寒冰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部分测试工作,完善报告 | |
38 | 张鼎霖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智能设备开发相关工作 | |
39 | 徐志刚 | 长安大学 | 负责全息数字感知系统技术研究工作 | |
40 | 刘占文 | 长安大学 | 负责全息数字感知系统技术研究工作 | |
41 | 王晓宇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课题前期调查、分析材料准备 | |
42 | 黄瑶佳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研究过程各类资料准备、记录等 | |
43 | 李杰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研究过程各类资料准备、记录等 | |
44 | 文舜智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研究过程中各类文档的整理,完善报告 | |
45 | 毛思捷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研究过程中各类文档的整理,完善报告 | |
46 | 周晨阳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研究过程各类资料准备、记录等 | |
47 | 张国栋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场景、设备测试等工作,完善报告 | |
48 | 王权权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场景、设备测试等工作,完善报告 | |
49 | 孙垚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软件测试、衔接工作,完善报告 | |
50 | 来是家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场景测试工作,完善报告 | |
51 | 杨继厅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研究过程中各类数据的整理,完善报告 | |
52 | 周一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研究过程中各类数据的整理,完善报告 | |
53 | 汪伟利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研究过程中各类数据的整理,完善报告 | |
54 | 高能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研究过程中各类文档的整理,完善报告 | |
55 | 涂钢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研究过程中各类文档的整理,完善报告 | |
56 | 李勇达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研究过程中各类文档的整理,完善报告 | |
57 | 顾永鑫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研究过程中各类文档的整理,完善报告 | |
58 | 吴霞 | 长安大学 | 负责全息数字感知技术研究工作 | |
59 | 孙朋朋 | 长安大学 | 负责全息数字感知技术研究工作 | |
60 | 王漫 | 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 | 负责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标准构建研究工作 | |
61 | 戴红良 | 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 | 负责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标准构建研究工作 | |
62 | 蒋春杭 | 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 | 负责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标准构建研究工作 | |
63 | 娄刃 | 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 | 负责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标准构建研究工作 | |
64 | 陈晨 | 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 | 负责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标准构建研究工作 | |
65 | 余诚 | 浙江高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依托工程相关工作 | |
66 | 唐燕斌 | 浙江高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依托工程相关工作 | |
67 | 朱烨宁 | 浙江高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依托工程相关工作 | |
68 | 杜世贝 | 浙江高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负责依托工程相关工作 | |
69 | 冯霏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负责通信网构建相关工作 | |
70 | 陆恒力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负责通信网构建相关工作 | |
71 | 潘琼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负责通信网构建相关工作 | |
72 | 金仁杰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负责通信网构建相关工作 | |
73 | 张晨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负责通信网构建相关工作 | |
74 | 陈向荣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负责通信网构建相关工作 | |
75 | 赵圣强 |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 负责系统安全相关工作 | |
76 | 陈羽屏 |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 负责系统安全相关工作 | |
77 | 詹志友 |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 负责系统安全相关工作 | |
78 | 孙明哲 |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 负责系统安全相关工作 | |
79 | 吴刊 |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 负责系统安全相关工作 | |
80 | 万雷鸣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负责L2/L4级别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示范工作 | |
81 | 金晨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负责L2/L4级别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示范工作 | |
82 | 余舒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负责L2/L4级别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示范工作 | |
83 | 时坤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负责L2/L4级别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示范工作 | |
84 | 傅林杰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负责L2/L4级别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示范工作 | |
85 | 王文威 | 长安大学 | 负责全息数字感知技术研究工作 | |
86 | 承靖钧 | 长安大学 | 负责全息数字感知技术研究工作 | |
87 | 张心睿 | 长安大学 | 负责全息数字感知技术研究工作 | |
88 | 曹阳 | 同济大学 | 负责智慧高速公路设施及服务水平评价工作 | |
89 | 黄鸿彬 | 同济大学 | 负责智慧高速公路设施及服务水平评价工作 | |
90 | 周雄峰 | 同济大学 | 负责智慧高速公路设施及服务水平评价工作 | |
91 | 程明乐 | 同济大学 | 负责智慧高速公路设施及服务水平评价工作 | |
成果公报内容(成果简介、创新突破点、同行认可、引用情况、应用情况等) | ||||
1.课题来源与背景:浙江省科学技术厅于 2019 年 12 月下发《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下达 2020 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通知》,由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智交院”)牵头,崔优凯为项目负责人,联合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长安大学、同济大学、浙江高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原“浙江高速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等“产学研企”多家单位,依托浙江省目前正在实施的沪杭甬高速公路智慧化提升改造项目以及数智交院前期主导的智慧高速公路研究和探索基础,充分发挥“先行”引领带动和“探路”先锋作用,助推交通强省建设。 近年来,在“交通强国”、“数字交通”政策的引领下,交通新基建逐步开启,智慧高速公路作为传统高速公路与北斗、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是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基建的融合发展的代表,也是公路交通未来发展趋势所在。而目前智慧高速发展存在感知设备技术应用单一,通信网络技术尚在演进,系统平台功能尚需提升,相关标准规范尚待完善等不足。 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项目旨在研究人车路环境等要素的高速公路全息数字感知系统,实现人、车、路高效协同,开发高速公路的交通数据管理服务系统、内生安全的关键感知控制装备,提升高速公路数字化精准管控、主动服务与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实现在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 106.8 公里的智慧高速车路协同应用示范,形成省内可复制、可推广的高速公路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应用技术体系,提升浙江省高速公路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品质,推进“高速公路”逐步向“智慧高速公路"升级,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3.主要论点与论据:无。 4.创见与创新:一是开发了一套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车辆监测系统,解决了现阶段高速公路场景下各类型感知终端设备侧重感知条件各有不同且难以协同的问题;二是发明了一种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车辆感知方法,解决了因特殊气象条件导致造成的传感器信噪比下降、GNSS信息误差增大等因素对交通监测系统造成的精准度下降问题;三是搭建了一款基于数字孪生的实时在线智慧高速管理系统,解决了高速公路现阶段无法实时动态掌握全量的交通信息、管理智能化水平低的问题;四是提出了人车路协同信息交互方法,不仅解决了传统的导航系统仅依靠移动用户端定位数据导致路况信息不全面、不精确,还解决了信息交互时延等问题,为整体解决现有交通效率、安全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实现实时精准个性化出行服务。 5.社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本项目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人、车、路和环境高效互联,其社会效益体现在,一方面提升了高速公路路网通行效率和用户体验,老百姓的获得感增强;另一方面降低了交通事故风险,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出行碳排放,充分体现了数字化+交通+双碳的多元融合。经济——本项目通过3年时间已顺利走向产业化,项目孵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路侧单元RSU设备20套,智能车载终端OBU设备20 套,多要素全息数字感知与管理服务系统1套,已在省内丽水松阳、浙江大学、浙大城市学院等地市与高校形成转化应用,累计合同总金额 575 万元。 6.历年获奖情况: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五届“绽放杯”5G 应用征集大赛智慧交通专题赛二等奖。 7.成果简介要向社会公开:完成项目研究报告一份、子任务研究报告两份,开发系统平台一套,发表学术论文33篇(其中SCI检索8篇,EI检索4篇),申请国家专利24项(授权13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10项,研发制造智能路侧设备RSU 24套、智能车载设备OBU 20 套,完成智慧高速公路典型场景数据集研究报告一份(包含18种场景),完成106.8公里高速公路示范部署,完成高速公路车路协同系统顶层设计研究一份、车路协同路侧设施设计规范一份、智慧高速信息交互服务评价体系标准(草案)一份、RSU软件白盒测试报告一份,主办/承办两次学术会议,实现认定高速公路道路区域内L2/L4级别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示范各≥2辆。 | ||||
评价(鉴定、验收)委员会名单 | ||||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专业领域 | 职称 |
1 | 潘之杰 | 浙江大学 | 自动驾驶、智能汽车 | 正高 |
2 | 金昊炫 | 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电子及智能网联汽车 | 正高 |
3 | 杨爱喜 | 浙江亚太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新能源汽车、车辆工程 | 正高 |
4 | 李孝禄 | 中国计量大学 | 机械电子、动力机械及工程 | 正高 |
5 | 高明裕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汽车电子、智慧交通 | 正高 |
6 | 屠迪 | 杭州英杰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人) | 审计、财务管理、投资 | 副高 |
7 | 胡格平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财务 | 副高 |
组织评价单位: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 ||||
评价(鉴定、验收)意见 | ||||
2023年6月1日,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的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智慧高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智慧高速人车路协同信息交互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编号:2020C01057)进行了会议验收。验收组审阅了相关材料,听取了项目组工作总结、技术总结、专项审计、产品评测、用户使用等报告,经质询、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一、提供的验收资料齐全、规范,符合验收要求。 二、项目面向智慧高速公路,研发了智慧高速“人车路”协同信息交互关键感知控制设备,开发了多要素全息数字感知系统和交通数据管理服务系统,编制了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在106.8km公里的省内高速公路进行了相关的工程示范应用。 三、经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智能技术质量检验中心)评测(报告编号:FYZN-GC2023-229)和浙江省电子信息产品检验研究院评测(报告编号:ZDJY/JS-BB2-3.3),所测指标符合合同书要求。 四、发表论文31篇,已获发明专利授权5件、实用新型专利8件、软件著作权10件,主办/承办智慧高速相关学术/行业会议2次。 五、项目预算总经费2608万元,其中省财政科技补助经费330万元。经浙江恒惠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专项审计(浙恒惠专审字[2023]第46号),项目实际总支出2350.14万元,其中省财政科技经费支出281.44万元,结余48.56万元,经费使用基本合理。 验收组认为,项目完成了合同书规定的主要研发内容和任务,同意通过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