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区大碶街道:如何提升创新能力,夯实发展基础
大碶街道位于北仑区中心地块,拥有规上企业236家,上市公司7家,高新技术企业12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1家,国家级高企研究开发中心2家,省级高企研究开发中心44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2022年,街道规上企业总产值580亿元,近五年平均增长12.65%;研发投入22.69亿元,同比增长21.36%。
挖潜与提能并举,育强创新主体
加大创新主体梯队培育,率先健全街道搭桥、专班联系、企业培育的三方联动机制,完善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规”“科登高”梯次培育体系,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双倍增”,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结合服务企业专员制度,组建企业研发投入提升服务专队,深入开展规上企业“研发+诊断”辅导服务300家次,规上工业企业有研发费企业占比提升至70%,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3.9%。
补链与强链并重,释放平台效能
深耕创新平台“栽树工程”,建有拓普、华朔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128家,基本实现高档压铸模具、新能源汽配领域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支持企业依托现有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开展“揭榜挂帅”关键技术攻关,承担国家、省、市各级重大专项30余项,带动区域100余家科技型企业参与“卡脖子”技术攻关,涌现出国内首批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DHT双电机产品、世界领先水平的超大型压铸机等一系列硬核科技成果。
引才与育才并重,集聚创新人才
深化“强港强区引才工程”,进一步发挥海外工程师协同中心聚才引智“强磁场”作用,“筑巢引凤”链接高端人才。积极搭建灵峰工业社区外国专家工作站、企业院士工作站等平台,吸引青年人才项目70余个。截至目前,街道企业已引进院士团队5个、省级以上高端人才32人、硕博人才550人、各类国内专才及技术骨干1600余人,入选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人。
大碶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持续实施引智平台强基工程,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研发投入、产学研联合创新,打造“人才+科创”发展双引擎,推动创新链条“长度”、科创载体“高度”、创新人才“密度”全面提升,厚植产业创新“沃土”,全力支持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来源:宁波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