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州:走特色创新之路 培育发展新动能

发布日期:2024-01-31 17:38 浏览次数:

科技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 

去年,湖州市科技系统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推进“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创新引领,实干争先,全力推进首位战略落实,全市科技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科技创新结硕果  

冬日暖阳,湖州西塞科学谷内,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正在忙碌着项目,旖旎的风景中孕育着“创新因子”。 

去年,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在西塞科学谷落地运营,实现湖州市国字号科创平台零的突破。据悉,实验室在高端控制装备、核心工控软件、工业控制网络等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为大国重器的安全、可靠、智能运行,以及赋能湖州智能制造与自动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目前已进驻科研人员超180人,配套服务设施已经交付。 

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引进是湖州科技创新的一个里程碑,极大地提升了湖州的创新能级。去年,湖州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不少科技创新硕果实现了新的突破。 

去年,湖州市高新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产业结构优化重在抓项目源头,3亿元以上入库高新项目占比达76.9%,带动高新投资占比提升4.6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居全省第1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省级企业研发机构均创历史新高。 

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内,去年揭牌的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实现湖州省部共建实验室零的突破,成为一道新的风景线。该实验室由自然资源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在德清共同建设,旨在充分发挥我国地理信息人才、技术、数据、产业等优势,创新科研工作机制,打造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高地,推进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科技部公布了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可持续发展指数,湖州在全国11个示范区中脱颖而出,获得排名第一。湖州市是所有示范区中SDGs 进展最为均衡的城市,其中在 SDG1 (消除贫穷)、SDG2(零饥饿)、SDG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和 SDG13(应对气候行动)等目标上表现突出,尤其是湖州市研发投入强度、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进展良好。 

科创投入攀新高 

科技成果的涌现,离不开科技创新持之以恒的投入。 

去年,湖州市科技创新投入达到新高度。财政科技投入31亿元,同比增长18.1%。进一步加大对高新企业、科创平台、关键技术的支持;成立规模1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深化“基金+基地”“股东+房东”创新链资金链融合模式,引导国有资本更多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同时,湖州市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专项计划,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达到179.2亿元,技术交易额达到252.67亿元,科技产出综合评价列全省第2位。国家创新型县、省级以上高新区、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实现“四个全覆盖”,成为全省创新发展最均衡地区之一。

去年,湖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7.1%,高出省均8.7%,居全省各地市第1位。市科技局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处介绍,湖州市高新投资占固投比重领跑全省,说明湖州市投资结构相对合理,高新技术赋能进一步加强,为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据统计,目前湖州市企业在创新中贡献了“四个90%”,即全市90%以上研发投入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流向企业、90%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专利集中于企业。“这彰显了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企送上暖心包 

一年来,湖州聚力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塑造企业主体活力新优势。 

强化公共服务,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创新生态。湖州市打造科技企业发展的支撑平台,按照“又高又新”要求建设高新园区,2023年,4家省级高新区通过认定,数量位列全省第一。目前,高新区贡献了全市高新投资的7成,高新增加值和研发费用的6成。同时,发展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支持科技型企业加快成长。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孵化器18家,其中国家级10家。共培育在孵企业1265家、已孵化毕业企业1300 余家。

湖州市注重完善科技政策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获得感,2023年,聚焦高新企业、高新技术、高新平台,出台创新政策11条并纳入“8+4”政策包,通过政策“一键兑”兑现科技资金5.53 亿元,推动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计扣除金额、惠企数分别同比增长13.9%、19.6%,可减免企业所得税39.2亿元。 

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两转化”,做大创新主体规模。全面挖掘优质中小企业资源,开展跟踪辅导服务,打造从科技型企业到高新企业的培育链条,加速推进高新企业规上化和规上企业高新化,落实首次高新企业认定奖励40万元政策,提高申报积极性和有效性,新认定高新企业323家,新认定省科技型企业1361家、入库国科小2804家,均创新高。 

实施研发投入“两清零一提升”,破冰关键核心技术。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研发活动全覆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并根据八大产业链发展需求,支持领军企业构建创新联合体11家,开展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单项最高支持500万元,新实施省以上科技项目115项,争取省级实到资金1.42亿元,列全省第3位。比如,湖州市企业研发的朱雀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实现世界首次液氧甲烷火箭的入轨飞行。 

塑造发展新优势 

湖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湖州科技创新工作继续走特色创新之路,找准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以高质量建设长三角科创枢纽城市为总目标,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总载体,抓好六大攻坚行动。 

六大攻坚行动为: 

“平台造峰”行动。规划布局南太湖科创走廊,依托“一重二院三校”打造西塞科学城,整合提升集群创新资源,形成以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三位一体”高能级科创平台体系。 

“产业创新”行动。抓牢科技源头招商、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培育更多“链主”企业和关键节点控制企业,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成果破茧”行动。聚焦八大新兴产业链,深化青年博士入企“蒲公英计划”,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半导体及光电、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人才裂变”行动。在产业链上布局人才链,聚焦龙头企业、科研平台,加快打造战略科技人才矩阵,做好科技人才增值服务,全面提升科技人才绩效。 

“生态塑优”行动。在科技改革、创新服务、营商环境等方面不断强化首位战略导向,完善“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生态体系,不断提升创新综合效能。 

“铁军锻造”行动。以科技部门机构改革为总牵引,深化党建统领、创新领跑、清廉科技三大工程,系统提升科技干部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能力,锻造科技铁军队伍。 

湖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将按照“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形成绿色创新湖州模式,助力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来源:湖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