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拱墅:打造商务社区科创增值服务体系 推动“科教人”融合发展

发布日期:2024-11-14 16:41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杭州市拱墅区上塘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全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部署要求,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以“上谷未来”环高校创新圈建设为抓手,加快打造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校地企合作为特征的商务社区科创增值服务体系,全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机制,打造科技创新“新生态”。打造科创商务社区。启用300m²科创商务社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建立科技企业人才服务中心,成立“科小塘”助企服务队,联动有关职能部门、专业机构,常态化开展技术合同登记、研发费用归集等培训,加强科技创新政策解读,提升兑付效率,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今年以来,累计走访服务企业1150家次,指导申报各类政策补助资金2000余万元,登记技术交易额1.4亿元。建立增值服务体系。选任街道区域发展服务中心负责科技条线工作的90后干部担任商务社区书记,吸纳浙大城市学院边缘智能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担任副书记,提供科创服务指导。重点打造科创增值服务“两类事”,其中科技企业“一类事”涵盖资源共享、技术创新、产学研对接等八大类共计37项服务,科技人才“一类事”包括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生活等三大类共计17项服务,目前已提供增值服务100余次。全面提升服务质效。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服务机构成立“上谷未来”环高校科创联盟,推出“智汇领航”科创讲堂,目前已开展首期讲座。落地浙江省跨境电商产业联盟专家智库,成立“企航俱乐部”,引入20余位相关领域高校教授、知名企业家担任导师,开展运营实操等各类活动共87场。同时,积极引导杭州联合银行上塘支行等辖区金融机构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出低利息、长期限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服务,制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更好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今年已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1.6亿元。

筑平台,打造科技创新“强引擎”。汇聚科研智力平台。瞄准国内外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强化深度对接,推动落地香港理工大学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浙大城市学院边缘智能技术研究院等重大科创平台,支持香港理工大学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轨道交通智能运维中心成功认定为省工程研究中心,两家研究院已孵化落地企业9家,并为15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完成研发投入超1000万元。同时,统筹多方资源支持中建材智能自动化研究院、省长三角城市基础设施科学研究院等存量平台进一步做大做强。建立成果转化平台。与脑重大疾病创新药物及技术概念验证中心达成共建合作,支持边缘智能技术与装备概念验证中心、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念验证中心创建,依托验证中心专家评议团对科技成果进行“把关”,促进成熟度高、市场前景宽阔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目前已征集项目19个,验证落地“阿尔茨海默症血液检测”等项目6个。深化院企合作平台。推动运河(国际)跨境电商园与浙大城市学院、浙江树人学院、浙江外国语学院等高校共建实训基地,打造数字采集与媒体设计等四大产教融合实验室,配备数字人实验系统等专业设备,链接企业需求与高校培育,积极探索“企业出题+高校答题”发展模式,围绕三星羽绒等20家企业需求,“高校教师+企业导师”联合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产生35项外观专利(实用新型)。

育主体,打造科技创新“主力军”。导入科创项目。锚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主导产业,深入分析“鱼骨图”,“按图索骥”找到上下游固链、强链、延链、补链环节,加速汇聚各类创新资源和科技项目,先后落地顺丰速运、京东集团、贝壳美家、中国铁建、央广云数等一批优秀科创项目,今年已引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2个、1亿元以上项目5个、优质产业链项目12个,为创新主体培育注入源头活水。比如,今年8月开工的浙江省智能船舶创新中心项目,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超10亿元,围绕智能装备和无人船舶领域,重点导入的无人船舶项目有望破解“卡脖子”难题、填补相关领域技术空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引育科创人才。实施“顶尖领军人才补短增效”行动,充分发挥中马科创中心等平台信息优势,强化与澜泓企业管理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合作,加快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及团队,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提供智力支撑,截至目前累计参与申报国家、省、市人才评选40余人次,入选省级人才计划2人,杭州市领军人才2人,获评杭州市高层次人才266人。培育科创企业。充分发挥辖区50万m²楼宇空间优势,持续推动孵化机构全覆盖,加快构建“概念验证中心—众创空间—孵化器—科创园”链式孵化体系,已建成并运营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6家,其中国家级3家,累计孵化企业200余家。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陪跑计划”,完善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规”“科登高”梯次培育体系,落实专人“一对一”进行科技转型培育指导,加快打造“雁阵式”创新型企业梯队,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30家。同时,将企业研发平台作为集聚研发人员、加强科研攻关的重要载体,引导企业完善研发管理体系,建设自主研发平台,已建成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省市级研发中心8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市级专家工作站1家、市级博士创新站3家。

(来源:杭州市拱墅区科技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