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浙江新闻联播》:强平台优机制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再提速

发布日期:2024-11-21 16:34 浏览次数:

科技创新,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强劲引擎。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纵深演进,浙江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今天来看我省如何以高能级平台为牵引,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不断夯筑科技创新的人才竞争优势。

点击播放视频

视频来源:《浙江新闻联播》

在良渚实验室,由95后研究员易俊志领衔研发的靶向细胞外基质降解抗衰老项目,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目前已成功申请3项国家发明专利。

640 (8).jpg

良渚实验室博士后 易俊志:我们设计了一种小分子,去抵消部分细胞外基质降解导致的衰老效应,这样就可以极大延缓真皮和表皮的变薄。

这支科研团队大多是90后,让年轻人发挥主力作用,正是今年良渚实验室打造双创博士学院的初衷。作为“双创”博士后,易俊志不仅有专项研发资金,还获得了来自浙江大学的学术指导,以及浙大一院提供的1000余份临床样本。多方资源的集成灌溉,帮助团队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

微信图片_20241121162219.png

良渚实验室博士后 易俊志:良渚实验室其实为我们打通了一个从临床问题到科学研究,再从科学研究反馈到临床问题的平台。对我们的研究有一个大大的加速作用。

微信图片_20241121162231.png

以双创博士学院建设为抓手,如今,良渚实验室正撬动高校、企业、医院等地的人财物资源,探索以“博士层级的教育、疾病导向的高科技、双创人才的引育”为特征的教科人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微信图片_20241121162243.png

良渚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欧阳宏伟:以一种新型的双创博士人才为核心,在这个基础上集成各个学科的导师要素,对这个社会来说也是一个新机制、新人才的探索。

微信图片_20241121162256.png

目前,浙江已探索形成科创平台牵动、科教协同育人等一批有效模式。白马湖实验室和浙江工业大学共建科教融合学院,开辟复合型人才培养新路径;西湖实验室推出“开拓学者”计划,与西湖大学博士后培养机制无缝对接,延长青年科研人才培育链条。

微信图片_20241121162308.png

目前,全省10家省实验室、10家省技术创新中心平台从高等院校以及部分重点企业双聘人才520人,招引博士后700余人。

微信图片_20241121162320.png

省发规院创新与高技术发展研究室主任 俞翔: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我们省里其实第一批推了20个试点。把各类的要素能够一体化的配置、高效的配置,以高能级科创平台、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等为重点来牵引教科人的一体改革。

微信图片_20241121162333.png

体现教科人一体贯通,不仅要激活人才资源,更要加强产学研用联动。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研究员诸寅正用自主研发的质谱检测方法,精准“捕捉”一种高吸水性材料的副产物。这项成果,就来自于当地化工企业的需求清单。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通过与企业共担科研项目、共建研发平台等模式,力争在深化产教融合中培养更多的卓越工程师。

微信图片_20241121162347.png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党委副书记 汪光年:通过产才融合,把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当中遇到的应用技术问题,凝练转化成高校学科发展的科学问题,去引领高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方向。

微信图片_20241121162359.png

大胆破圈,融合发展。眼下,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携手哈工大,帮助本地企业攻克了10余项智能装备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浙大金华研究院布局芯片、人工智能等五大实验室,助力当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国科温州研究院聚焦生命健康与新材料领域,孵化科技型企业50多家。

微信图片_20241121162411.png

据统计,浙江“双十”平台携手各类创新主体共建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59家,与高校、企业联合申报并组织实施省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60项,项目总经费超33亿元。

微信图片_20241121162428.png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与政策研究所所长 辛越优:升级我们的科技成果孵化和转化的平台和机制,实现人才流动,以及人才所匹配的资源合理的共享,让我们的教育、科技、人才在最需要最关键的领域畅通,能够更好地服务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

(来源:中国蓝新闻客户端)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