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北构筑智能传感产业集聚发展新生态

发布日期:2024-03-29 15:43 浏览次数:

如何利用一枚小传感器撬动千亿级产业集群,赋能江北乃至宁波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近期举行的江北区都市工业招商推介会暨“宁波(江北)传感谷”建设启动仪式上,江北有了新的答案:启动宁波(江北)传感谷建设并计划成立宁波市智能传感产业协会,以此为基础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打造特色鲜明、后劲十足的江北样板。

发展壮大智能传感产业,江北有着扎实的产业基础和清晰的发展思路。近年来,江北深耕智能传感产业链,积极抢抓前沿赛道,不断向数字经济新领域进军,涌现出一大批智能传感行业翘楚,汇聚了包括柯力传感、中车时代、赛特威尔、宁水集团和三星智能等在内的众多龙头企业和300余家上下游企业,还集纳了宁波大学、大连理工宁波研究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产业聚集效应和产学研成果转化进一步凸显。截至2023年,江北区智能传感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已突破170亿元,而随着宁波(江北)传感谷集结号的正式吹响,江北区将吸引更多智能传感产业企业竞相入驻,共同推动产业规模从百亿迈向千亿的跨越式发展。

从龙头引领、产业扩面,再到产学研深度融合……放眼全市,宁波智能传感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如今已走出一条特色鲜明、发展质效齐升的道路。在去年出台的《宁波加快培育新赛道打造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中,宁波已明确要打造智能传感重点产业集群,重点推动向江北区等地集聚发展。而在前不久刚出台的《江北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聚力打造“133”产业集群实施方案》中,就提到了要打造智能传感等3个重点产业集群,通过导入先进理念、技术和工具,突破智能传感关键部件技术,形成融合能力厚实的智能传感产业集群。

宁波(江北)传感谷将锚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可穿戴、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多元应用场景,以江北区投创中心为核心区,以江北新兴产业园为拓展区,以江北高新园为协同区,构建全新“一核两翼,多点开花”的空间格局,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强大合力,为智能传感产业的拔节生长提供无限可能。

“江北区传感器产业集聚优势明显,通过打造传感谷,创新资源配置,有利于推动传感行业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打造具有宁波特色的传感器行业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现场,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李炜对此进行了专业的剖析解读。为深入促进工业互联网与传感器行业融通发展,研究院正和宁波市政府、传感器行业龙头企业一起探索,共同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传感器行业分中心,为宁波市乃至全国传感器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眼下,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和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加速演进,智能传感技术已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底座与基石。从推进智能传感产业发展的实践中,江北发现,要形成新质生产力还需要在“做优生态”上做文章。如今,实现了自我造血功能的省级智能传感器产业大脑正孕育勃勃生机,已入链了3000多家企业。在制定行业标准上,江北智能传感器行业被列入全省产品主数据标准行业试点,正在力争国家级行业试点,而宁波(江北)传感谷更是将产业生态实现了从“林”到“森”的转变,将通过整合宁波智能传感产业协会资源,组建产业基金,积极开展投资引进,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强链补链,全力引培产业链优质企业,搭建集创新孵化、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于一体的传感器与物联网全过程产业创新生态链。

(来源:宁波市科技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