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24年浙江省“全国科技活动周”暨中欧科技创新合作大会开幕 科技创新 新风好扬万里帆

发布日期:2024-05-29 08:38 浏览次数:

数字人“科小二”首次现身,发布2024年浙江省科普工作计划;“硬核”创新技术和高能炫酷的“黑科技”产品揭开“神秘面纱”,顶尖科技成果化身触手可及的科普展品……

5月25日,以“共话科学家精神、共促文明交流、共谋创新发展”为主题的2024年浙江省“全国科技活动周”开幕式暨中欧科技创新合作大会在杭州举行。

“从形式较为单一的资料摆放,到丰富多彩的成果展示、互动体验,再到辐射全省、链接中外的科普盛宴……浙江省科技活动周已连续举办24届,已成为一项公众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的科普品牌活动。”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在创新文化的哺育下,浙江正进一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科技创新新浪潮正席卷之江大地。

微信图片_20240529083550.jpg

创新文化滋养“浙里好成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创新创造的基因,在浙江的文明长河中留下了印记,形成了独具浙江特色的创新文化。浙江以创新文化涵养创新生态,强力推进“创新深化”,大力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高水平大学、新型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体系、科技领军企业等战略科技力量加速崛起,浙江的科技创新硬核实力不断增强,蕴含着“浙江特色”和“科技范儿”的“浙里好成果”不断涌现,加速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本次活动的“浙里好成果”展览区,就汇聚了众多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的前沿成果,为广大市民呈现了一场科技与创意的视听盛宴。

身高150cm、体重50kg,身形与在场的小学生相差无异,机器人“NAVIGATOR 领航者”无疑是展示会现场的焦点。它全身拥有39个自由度,能在复杂地形平稳快速行走,还有着灵巧的双手,别说搬运物品,就算是冲泡咖啡也不在话下。

“我们通过先进的模拟学习与非线性运动控制技术,实现了从无模型端到端控制,赋予了机器人类人学习的能力,实现安全人机交互。”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讲解道。

对着镜头拍一张照片,仅十几分钟,就能得到机器人“手绘”素描画,这是北航—华为关键软件联合实验室打造的绘画机器人;既能进行健康监测,又能预约问诊、远程处方,还能提供娱乐服务,这是浙江孚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医疗康养服务机器人……展示会现场聚集了形态各异的机器人,它们可以是“讲解员”、“办事员”、“跑腿小哥”,广泛应用于商业服务、智慧教育、医疗辅助、工业升级及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

包括人工智能在内,此次展览围绕形成新质生产力,结合我省云计算、关键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集中展现了一批“浙江味”浓厚的标志性成果:单层氧化石墨烯及其宏观组装材料作为新材料领域的成果令人瞩目,这款由浙江大学和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产品,以单层氧化石墨烯为核心原料,开发出“两根纤维、两张膜”的产业链技术和衍生产品体系,可广泛应用于功能纺织、大健康、双碳节能、航空航天等领域,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全球第一台轻薄眼镜形态的空间计算机,戴上就可以看视频、玩游戏,俨然一台便携投影仪,“好玩、好看、好上头”;由浙江大学和之江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共同完成的飞秒激光诱导复杂体系微纳结构新机制,可以将10T的数据存储在一块类似蓝光光盘尺寸的玻璃中,这项“互联网+”领域成果入选了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科技活动周首次与中欧科技创新合作大会同步举办。会上,中欧双边现场推介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中欧科学家围绕中欧科技创新合作进行主旨演讲,有效搭建起中欧科技开放合作、人文交流、创新创业的桥梁纽带。

科学家精神照亮创新之路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从斩钉截铁要回归祖国报效祖国的“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不辞辛劳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观测站的中国现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先驱和奠基人竺可桢,到一生没有金钱、财富就是学生的“遗传学之父”谈家桢,60多年来默默坚持中医药研究实践的“青蒿素之母”屠呦呦……浙江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前赴后继的科技工作者毕生的心血和汗水。

“我认为科学家精神,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爱国,二是创新,三是育人。科学事业的发展,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新时代,需要培育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继承发扬科学家精神,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在此次中欧科技创新合作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校长、白马湖实验室主任高翔这样阐述自己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

“希望通过成果的转化,一方面证明科学研究的价值,同时能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的文明发展。” 展示会现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高烯科技创始人高超也用同样坚定的语气说道。从2010年提出石墨烯纤维概念伊始,高超就抱着一颗要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决心,带领着团队向创新的高峰攀登。

科学家精神是创新文化的灯塔,标注着科学人生的价值坐标,是浙江创新征程上的不竭动力。

从活动现场首次发布的2023浙江科技人才发展指数可以看出,全省各地人才活力正加速涌动:杭州连续13年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宁波创新构建“通则+专项+定制”人才政策体系;嘉兴省级海外工程师引进数量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湖州打造“新产业导入、新人群汇聚的‘创谷经济’”;衢州引进大院名校联合办学办产业办平台……

浙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厚植人才成长沃土,加快形成各类人才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眼下,更多的“千里马”在浙江创新创业、竞相奔腾。熠熠生辉的科技人才们正手持精神火炬,共同照亮前行的道路。

科学普及点燃全社会创新热情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大家好,我是‘科小二’。”开幕式现场,一个身着宇航服的卡通形象出现在大屏幕上,让人眼前一亮。这是浙江全域性科普品牌“科小二”数字人形象首次现身,向大家发布2024年浙江省科普工作计划。2023年7月1日,《浙江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正式施行,2024年,浙江省建立了科普联席会议制度,浙江省科技厅会同省科协制定了《2024年浙江省科普工作计划》,浙江正加速构建全社会大科普格局。据“科小二”说,今年浙江的科普工作计划可以用“1321”来概括。

第一个“1”,即建立健全科普工作体系;“3”,即实施科普基础设施优化提升、科普能力建设提效、科普公共服务下沉等“三项行动”;“2”,即协同推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引导科技创新资源加大面向公众开放力度,以科学普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个“1”,即完善科普表彰激励机制。

“飞秒激光诱导复杂体系微纳结构新机制,是治疗近视的‘飞秒手术’吗?”

“是同样的原理。飞秒激光的优点在于它的高精度和高能量,能在瞬间针对一个极细微的点发射巨大的功率。”面对现场观众的提问,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研究员谭德志解答道,“所以它能用于近视眼手术,不会影响眼部其他区域;也能用于高密度大容量的数据存储,在一块小小的芯片上‘植入’更多的存储量。”

科研人员讲科普,成为此次活动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活动现场还设有多个科普互动体验展台,其中,省地震局的震动体验台能让体验者身临其境地感受真实的地震场景,增强了大家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和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带来的VR互动体验,让参观者得以深入了解垂直电梯、自动扶梯以及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行原理和安全知识;还有“科技大篷车”“气象灾害应急指挥车”进现场活动轮番登场,让公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亲身感知前沿科技的魅力。

“我长大后要做科学家!”“我喜欢太空、宇宙和大自然!”“我在跟着老师学习怎样制造一个机器人。”“我对‘飞行汽车’很感兴趣,以后想学和低空经济相关的专业。” ……现场更热闹的是孩子们,稚嫩的话语传递出对创新的真诚和热爱,言语间闪烁的是科技创新的“未来力量”。

在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浙江省创造发明作品展位前,学生的发明作品成为孩子们瞩目的焦点,小发明家们热情洋溢地介绍着原理和操作方法,围观孩子们则争先恐后地体验机器狗、AI象棋等精彩纷呈的项目。阳光下,仿佛就看到了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发芽。

“科技活动周是展示科技创新成果、交流科学思想、激发创新热情的重要平台,也是让公众了解科技力量、感受科技魅力的重要载体。”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开幕式为起点,这场“风味新鲜”的科技与科普盛宴还在继续——活动周期间,全省上下同步举办多场具有行业特点和区域优势的群众性科技活动,进一步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一场更澎湃更有力量的创新浪潮正蓄势而发!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天地宽。之江大地上,创新的动力澎湃,一幅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创新新篇章的生动画卷正在尽情铺展……

(来源:创新浙江)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