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090/2024-00116 | 发布机构: | 省科技厅 |
发文日期: | 2024-07-1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绍3号建议的答复
浙科提〔2024〕286号
于丽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支持的建议收悉。该建议对完善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政策、改进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厅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根据《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的规定》关于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经商省级相关单位,现答复如下:
序号 | 具体诉求 | 答复内容 |
1 | 提升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激发民营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 一是建立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交流培训机制。省市场监管局定期会同省政协、省工商联组织开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亲清直通·政企恳谈会,2023年、2024年恳谈会上,微策生物、新华三、绿盛集团等11家民营企业代表就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提出相关诉求和建议,省市场监管局现场回应解决15条。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培训,2023年全省共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培训721次,其中商业秘密专题培训33次,共2189家民营企业参加。二是严格保护民营企业的创新成果。组织开展“雷霆”系列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害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2023年全省共办理商标违法案件4045件、专利纠纷案件18314件,收到36家民营企业感谢信或锦旗。省市场监管局会同省高院等6部门印发《浙江省商业秘密保护协同联动机制》,组织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执法行动,2023年,全省共办理商业秘密案件37件,数量居全国首位。三是健全成果转化保护机制。省科技厅、省高院联合出台关于共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在全国率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司法保护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为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一是加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积极开展知识产权领域专项执法行动,坚持一视同仁,同等保护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严厉打击非法获得商业秘密的行为。持续推动知识产权纠纷快处,全面推进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简案快办,实现办案周期进一步压减。二是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协调联动,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巡回演讲活动,提升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依托全省3052家商业秘密保护基地,联合举办商业秘密专题讲座、培训。在“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服务月活动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和《商业秘密保护管理与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宣贯。三是强化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持续推进国家级快保护平台和维权援助机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优势,为民营企业提供专业、高效、便捷的法律咨询、维权援助支持。鼓励和引导更多民营企业通过“浙江知识产权在线”线上维权,持续降低民营企业维权难度和成本。 |
2 | 加强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的支持 | 一是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创平台建设。支持中控技术、启明医疗2家民营企业分别参与建设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经血管植入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70家民营企业牵头或参与建设全省重点实验室。依托宁波互联网研究院、荣盛集团、吉利汽车等3家民营企业分别牵头建设浙江省智能工厂操作系统、绿色石化、绿色智能汽车及零部件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省技术创新中心与民营企业建设联合实验室1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与企业累计共建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100余家,合作金额超5亿元。2023年全省共认定省级企业研发机构8408家(民营企业7304家)。二是推进民营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出台《关于深化项目组织实施机制 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的若干意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在2024年度“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中,全链条、一体化设置芯片与汽车电子等7个重大专项,共组织实施省“尖兵”“领雁”项目562项,其中,企业牵头和参与的有450项,占所有项目的80%;民营企业牵头和参与的有315项,占企业总数的70%。三是管控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风险。与中国人保加强紧密合作,投资1亿元组建实体化的科技咨询服务机构,为重大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的风险减量服务。推动相关保险机构开发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保险产品,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失败后“政府补一点、保险赔一点、企业出一点”风险补偿机制,激励更多企业勇于创新、敢于转化。全省累计成果转化保险保额近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鼓励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协同攻关。一是推进民营企业深度参与重大科创平台建设。按照“控制数量、提高质量、强化支持、凸显绩效”原则,开展省重点实验室体系化重组和系统化提升工作,主动服务民营企业申报全省重点实验室,指导实验室找准定位和建设目标,不断完善建设方案,强化实验室科研能力和整体竞争力,2024年支持5家民营企业牵头或作为共建单位建设全省重点实验室。二是加大民营企业产学研协同攻关项目立项力度。继续完善企业参与攻关需求征集与榜单编制机制,强化从民营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生产实践中凝练重大科技攻关需求,进一步提高企业提出的重大攻关需求占比。大幅提高企业专家在重大专项方案编制中的比重,由目前的20%左右提升至40%左右。围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前沿半导体、生物科技、新能源等领域,探索战略任务牵引的“大兵团作战”“总体部”模式,完善“揭榜挂帅”“军令状制”“赛马制”等机制,全链条、一体化布局实施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项目,2024年形成类脑芯片等重大科技成果100项以上。 |
3 | 加大力度引人才,优化环境留人才 | 一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民营企业牵头或参与创新联合体组建,推动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围绕主攻方向申报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省级创新创业领军团队计划等人才项目,符合条件的优先予以支持。探索将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到创新联合体,由龙头企业牵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并承担相应职称的社会化评价工作。推动创新联合体内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等通过联合设立产业学院、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等方式培养产业技术技能人才,推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与大华联合培养电子信息(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等创新联合体试点工作,给予试点项目专项研究生招生名额。二是加强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利用资金流、信息流、信用流一体融合优势,建立服务佣金分成机制和贡献积分机制,探索实施“百万年薪技术经纪人培养计划”,鼓励对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按成果转化收益给予不低于5%的奖励,结合“阿里拍”技术经纪人“技术+保险”佣金模式,将保险产品纳入各个研发环节,激发技术经纪人市场活力。建立“供需荟”产学研合作平台,联合深交所科交中心开展技术经纪人实战实训,累计培训技术经纪人近万名。三是加大技术专家库建设力度。会同省内外高校院所、咨询服务机构建立技术专家库,通过打造“技术问诊”数字化应用场景、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双百千万”专项行动,推动技术专家资源下沉,凝练梳理科技成果的技术路线、关键指标、应用场景、市场前景,提供技术分析、导航等针对性技术服务,提升企业承接转化科技成果能力水平。精准选派480名省级科技特派员和3个科技特派团,近4000名青年博士人才和技术转移专家“下基层”“进车间”,开展技术把脉问诊,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人才引育用留体系。一是加大科技型人才培育力度。支持企业面向创新大国和制造业强国引进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科技领军人才。开展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等流动机制试点,深化科技特派团试点,推动高校院所科研人员走进企业。加快打造战略科技人才雁阵,培育战略科学家塔尖力量、提升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中坚力量、做强青年人才后备力量;争取科技部支持建好“中欧人才交流与创新合作中心”,举办中欧人才交流与创新合作大会,更大力度聚天下科技英才。二是优化各类人才计划实施机制。建立人才和科技项目联动机制,高质量实施国家人才专项试点,建立青年科学家长期滚动支持机制,新增顶尖人才40名左右、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25个左右、青年科技人才1000名。三是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更大力度向高水平大学、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科技领军企业等下放科技人才计划、自然科研系列职称等自主评审评聘权。树牢创新价值、能力、贡献导向,对获得国家和省科技奖二等奖及以上第一完成人以及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硬件工程师,可直接认定为省级科技领军人才。深化科技人才数据库建设,发布“科技人才发展指数”,深化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揭榜挂帅”,争创国家科技人才试验区。 |
感谢您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厅门户网站(http://kjt.zj.gov.cn),了解民营企业科技成果产权保护、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工作信息。
联系单位及联系人: 省科技厅成果处 王键
联系电话:0571-87054037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24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