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索引号: 002482090/2024-00137 发布机构: 省科技厅
发文日期: 2024-07-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于加大对山区26县科创中心建设扶持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4- 07- 15 16: 25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答复意见: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衢20号建议的答复

浙科提〔2024〕311号

翁旭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山区26县科创中心建设扶持的建议收悉。该建议对于完善省市县科技创新政策、改进各级科技创新工作、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厅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根据《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的规定》关于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经商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教育厅,现答复如下:

序号

具体诉求

答复内容

1

出台科创中心专项扶政策。建议省里尽快研究出台相应政策条款,从科创中心的资金补助、运营主体、引进企业和项目等方面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扶持,帮助解决市县特别是山区26县在科创中心建成后的运营瓶颈,并将其作为科技扶贫、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指标。

当前,我省没有出台科创中心专项扶持政策,主要原因是科创中心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对科创中心的理解,科创中心的建设内容、规模、运营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很难在省级层面针对科创中心整体出台扶持政策。但对于科创中心子模块的支持,省级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于山区26县,也有相应的倾斜。

一是深入谋划“科创飞地”。考虑到山区26县普遍存在人才紧缺、研发实力不足等问题,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山海协作“飞地”高质量建设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1〕5号),对“飞地”内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立项。“飞地”内优质科创企业和项目,优先纳入省科创基金投资项目库。鼓励“飞地”设立省级企业研发机构,“飞地”内建设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省级众创空间的条件和标准可适当降低。支持“飞地”双方产业领域相同或相似的创新服务综合体建立联盟,鼓励联盟内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等机构开展跨区域创新服务。二是强化重大项目开展和创新主体培育政策保障。出台了《科技赋能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加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系统谋划科技支撑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的“一县一方案”,设立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科技专项,打造一批山区26县创新型县(市),对山区26县的企业委托研发项目实际到账总金额200万元以上、通过企业验收、符合战略需求且形成重大科技成果的,可按照规定列入当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序列。2023年,我厅共支持山区26县研发项目29项,支持经费9540万元。以常山为例,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支持常山县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18家、高新技术企业102家,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方面,支持常山县企业建设省级高企研发中心13家,省级企业研究院4家。三是支持山区26县未来工厂建设和浙江制造精品培育。在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培育项目遴选上,降低对山区26县项目软硬件投资额要求,评审认定时同等条件下予以倾斜。累计支持山区26县建设未来工厂(含试点)14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99家,在库培育243家,已实现山区26县全覆盖。支持山区26县大力实施“名品+名企+名产业+名产地”行动,大力培育“浙江制造精品”和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2023年度“浙江制造精品”和省优秀工业新产品山区26县企业参评96项,入选58项,入选率超60%。

下一步,我厅将会同相关单位继续加强对山区26县的政策支持,推进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一县一方案”,在科技、教育、医疗、救助等领域,建立社会领域“1对1”结对关系,推进省属高校等与山区26县结对帮扶,支持山区26县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创新主体培育、高能级平台建设、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等科创中心关键模块上分类施策,助力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针对常山县,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支持:一是支持常山县与杭州拱墅区、宁波慈溪等发达县(市、区)做好山海协作,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承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二是支持常山县“两柚一茶”等特色产业发展,鼓励常山县龙头企业积极申报省“尖兵”“领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支持常山县与浙能集团、南方水泥等大型国企合作洽谈,共同推进特色产业上下游企业招引;三是支持常山县科创中心中有条件的主体积极申报创建省级众创空间、省级孵化器、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平台,不断提升平台能级质效。

2

落实省属高校结对帮机制。建议省级层面能加强对省属高校、省属科研院所与山区26县一对一帮扶机制考核,通过考核激励省属高校主动深校(院)合作。在山区26县科创中心内部建校(院)地合作的“教、科、产”融合发展试验区。

一直以来,我省高度重视高校优质科技成果资源向山区县转移转化,助力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省山海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山海协作结对帮扶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支援地要与山区26县建立合作关系,引导优秀团队到山区26县创业投资发展。截至目前,已支持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台州学院等12所高校,在淳安、平阳、苍南、泰顺、柯城、衢江、江山、常山、开化、龙游、三门、天台、莲都、龙泉、缙云、遂昌、松阳等17个山区县建设高校地方研究院23家,充分发挥地方研究院基础研究、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育、企业孵化、社会服务集成功能,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赋能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例如,浙江理工大学常山研究院面向常山地方经济需求,将研究院建设成为科技创新要素融合、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创业条件不断优化、科技资源高效利用和支撑服务不断完善的示范性“教、科、产”融合发展试验区,成为带动常山县经济结构调整、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两年多来,针对轴承模具寿命提升、织物表面瑕疵检测、高附加值特种纱线开发等技术需求,先后组建模具攻关、机器视觉、纺织新品开发等5支研发团队,实施重大科技攻关课题9项,获批2023年度省“尖兵”研发攻关计划项目1项,申请和获得发明专利12件,转化科研成果36项,在轴承企业的“锻、车、测、检”等生产环节的全链条自动化生产、纺织企业布匹的瑕疵检测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先后被浙江卫视、浙江经视、浙江教育报等媒体报道。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支持高校助力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印发《关于加强高校地方研究院高质量建设的通知》,支持高校积极在山区26县设立研究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强平台高质量建设,鼓励高校依托创新平台、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结构,积极对接山区26县特色产业,探索一对一帮扶机制,深化以促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转移等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新体系,推进教科人一体贯通。针对常山县,一方面,支持常山县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加强产学研合作,深化科技特派团工作,给予科技特派团专项支持;另一方面,支持常山县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方面先行先试,支持常山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更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后续继续在科技创新方面给我们提供宝贵的意见建议。

欢迎登录我厅门户网站(http://kjt.zj.gov.cn),了解更多科技创新方面的工作信息。

联系单位及联系人:省科技厅法规处  周国清

联系电话:0571-87055403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24年7月11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