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创新浙江大讲堂暨全省科技系统半年度工作交流会上,这四家单位交流发言!

发布日期:2024-07-25 09:07 浏览次数:

7月24日,创新浙江大讲堂(第六期)暨全省科技系统半年度工作交流会在杭州召开。会上,温州市科技局、德清县科技局、嘉兴市南湖区科技局、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交流发言。

统筹推进“三位一体”

支撑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温州市科技局

微信图片_20240725090117.jpg

温州市委连续三年以“新年第一会”部署人才和科技创新工作,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工作,温州市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第31位、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强榜第25位;新引育顶尖人才2人,李校堃院士领衔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科技副总”典型经验获国办录用推广。

一是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发挥市委科创委“谋”“统”“督”作用,第一次工作例会就专题部署“三位一体”8项重点任务和15项改革举措,通过领导体制等“八个一体”,推动高校服务产业发展等六个方面先行突破。聚焦破解产创融合不充分、区域创新能力不平衡、人才培养不精准等问题,探索科教产联动技术攻关、科教资源服务下沉、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等机制,市级财政围绕“三位一体”安排年度预算22.77亿元强化资金保障。

二是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探索高能级科创平台牵引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深化服务一批本土企业等“十个一批”,22家新型研发机构联动18家龙头骨干企业共建研发中心;与76家国内外高校院所建立合作,推动“四技”服务收入超3100万元,超1300台总原值约12亿元大型仪器共享近3.7万次。以大孵化器集群为载体,累计建立近600万平方米孵化空间,开展百家高校双招双引活动,今年以来入驻1600余个产业硬科技项目,集聚青年双创人才近1.5万人;拓展“大孵化e站通”应用场景,引导百家孵化基地设立16亿孵化基金,推动“一港五谷”等典型平台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探索高职院校与龙头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成立全省首个市域产教联合体,支持高校与企业互聘“5+5”产业领域人才600人,推动8所高校院所将科研人员服务产业成效纳入专业技术考核和职称职务评聘绩效评价体系,入选省一流学科25个。

三是坚持深化改革与营造生态有机契合。以推进一批“增值服务”等“三个一批”为抓手,3年遴选千名科研人员到千家亿元以上企业兼任“科技副总”,已选派356名“科技副总”到502家民营企业任职,推动任职企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68项,新增企业研发机构34家,转化科技成果近2亿元。以全国首个校(院)地成果转化办为枢纽,征集待转化科技成果196项,组织“温州好成果”路演13场,挖掘投融资需求15项,落地百万元以上成果49项。做强科技金融支撑,科创指数贷实现高企授信全覆盖,累计授信954.16亿元、发放贷款672.7亿元;探索拨投联动、先投后股等财政资金新型直投模式,分别设立超2亿元专项资金作为政策支持;签署全国首批“二次救济”成果转化保险保单,11所高校院所纳入试点,活跃科技交易市场。

下一步,温州市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科技大会等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深悟透“八个坚持”,系统把握“五个基本要素”和“五大重点任务”,着眼于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打造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牵头统筹抓机制建设。完善以高能级科创平台为牵引的教科人资源配置一体机制,支持科创平台整合优势科研力量协同创新,推动学科联建与人才共享。二是“小切口”抓改革增效。完善改革政策体系,定期评估15项改革举措成效,动态更新试点清单,择优提炼一批可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的典型案例。三是综合协调抓任务落实。以教科人一体推进改革试点协调会为载体,通过协调机构成员单位定期交流、密切协作,有序推进改革试点各项工作。

聚力创新深化 奋力改革突破

点燃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引擎

德清县科技局

微信图片_20240725090142.jpg

 今年以来,在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德清县以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为抓手,加快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2%,居全省第6位;高新投资占比达46.5%,居全省第1位;再夺“科技创新鼎”。

一是聚焦“平台策源”,科创平台全面起势。举全县之力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一城一圈一谷一平台”成型成势。实施“地信造峰”行动,部省共建地信实验室、地磁研究院聚人才、强策源,量子精密测量、时空信息2个高技术领域超长期国债项目获推国家发展改革委,零磁装备、国磁云数等7家量子科技公司落地国际地信城。“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23万平方米产业创新园启用,浙工大大学科技园集聚科技型企业86家。“莫干论剑谷”国际地信学院初步建成。入选全国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斯年智驾、文远知行等13家企业入驻车联网大厦和产业园。

二是聚焦“双链融合”,“创新雁阵”不断壮大。实施“创新陪跑”助企行动,推出企业成长“科技树”点亮行动等十大增值化服务,3亿元以上高新产业投资项目占比达到92%,累计培育省级科技领军企业和“小巨人”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442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803家。

三是聚焦“转化提速”,产学研融合不断深化。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新增转化科技成果45项,中航通飞自主研制新一代教练机AG100交付量产;知路导航室内高精度音频定位芯片在杭州东站成功运用。开展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成果配”系列活动,新增企业联合创新中心5家,对外签订技术合同32项,孵化引进科技企业33家。

四是聚焦“改革催化”,创新生态持续优化。通过创新“双融”“双聘”“双师”平台造峰引才机制,与浙工大共建地信学院,与省金控共设10亿元车联网产业基金等,以平台造峰“吸引人”、学科建设“培育人”、成果转化“激励人”、国际合作“汇聚人”。加快转化“教育科技人才赋能‘地信+’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深化试点成果。

下一步,德清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科技大会以及本次会议精神,紧扣全省科技工作部署,坚持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着力走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之路,走通“科学技术产业”高效转化之路,走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之路。一是构建“科教人”一体的平台创新机制。依托地信实验室、地磁研究院等,推动科创平台一体联动、科研攻关一体实施、人才团队一体引育,争取认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部实验室,科研人员规模超300人,培育产业链项目30个,国家人工智能时空信息行业应用基地项目落地。二是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紧盯企业研发“路径依赖不愿投、要活下去没钱投、有钱没方向投”等问题,做深做实“研发稳增”系列举措。引导领军企业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量子传感、射频芯片等一批新产品。三是迭代以市场为导向的成果转化链条。围绕产业需求,建立科技成果池,面向企业“先用后转”。深化“赋权+分利”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完善高级技术经纪人养成机制,发挥科创基金引导作用,打通“验证—中试—产业化”链条。四是培育链接国际的开放创新生态。服务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高效运行,加快落实国际人才引进特豁待遇,举办国际地信周系列活动,建成运行国际地信学院,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坚持初心 推进创新载体深度发展

嘉兴市南湖区科技局

微信图片_20240725090203.jpg

嘉兴市南湖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锚定目标,坚持初心,抓好“八个坚持”,将科技平台建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等落到实处,加快推进南湖创新高地建设。

截至目前,全区已有全国重点实验室3家,获评2023年度“科技创新鼎”。重点是抓实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提质增效,在平台建设上抢占制高点。高水平科技创新,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单打独斗,需要激发“集群效应”。为此,向上争取更多创新载体纳入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同时向内整合资源,推进亚太路科创带建设,湘家荡科创湖区、梅花洲科创新城、槜李知识湖区多点开花。目前已形成清华系、中科系、中电系、军科系和交通系等“2+2+X”科创载体格局。南湖实验室成功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全区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增至3家。

二是坚持一体发展,在技术攻关上提升竞争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在事关国家战略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因此,南湖区致力于攻克未来、新兴领域技术难点,取得了突出成果。由军科院和南湖实验室共同完成的大脑生物钟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南湖实验室、南湖研究院相关项目入选省级JMRH重大示范项目。

三是坚持集成改革,在平台治理上增强科学性。在建设科研平台的过程中,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政府引导创新载体高效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南湖区实行科创载体分层分类考评,形成“一院一表”评价机制。与重点科研院所定期会商,动态监测各院所科技成果、人才引进和项目落地等情况,对于仍在财政资助期内的载体,建立财政资金兑现与评价结果挂钩机制,利用评价“指挥棒”驱动载体高能级发展。目前已完成全区9家院所“一院一表”考核体系制定。

下一步,南湖区将继续做好人才引育、加强院企合作、完善考核机制,推动南湖各科研载体能级提升,争创国家级科创平台。一是坚持多措并举,在人才引育上实现新突破。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为试点,开展“全时人才”试点工作,拓宽柔性引才渠道。开展市级创新类人才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赋予科技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度权。二是强化组团攻关,在成果转化上实现新突破。推动清华柔电院申报省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中试基地,提升柔性电子技术转化过程中的关键制造能力。打造南湖技转中心,架设院企成果对接桥梁,加速成果落地转化。三是深化体制改革,在考核体系上实现新突破。深化“授权松绑”改革,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冗余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继续推广科创载体分层分类考评机制,创新人才评价制度。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 打造商业航天标杆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信图片_20240725090224.jpg

蓝箭航天自2015年6月1日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专注于低成本液氧甲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研制。今年,蓝箭航天与浙江理工大学共同完成的“复杂多变工况离心泵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下一步,蓝箭航天将聚焦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强力推进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为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是加快抢占关键技术制高点。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蓝箭航天以国家战略为指引,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突破创新,成功掌握了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的关键技术,实现了朱雀二号火箭的全球首次成功入轨,标志着蓝箭航天在航天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目前,蓝箭航天正在推进朱雀三号的研制工作,为2025年的首飞做准备,这是一款可重复使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箭体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料,大幅降低生产制造成本。面向未来,蓝箭航天将继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深化科技资源配置管理改革,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合作,确保在液氧甲烷发动机等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二是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产学研合作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清华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低成本运载火箭技术、运载火箭重复使用技术等领域共同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合作项目。与浙江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承担了多项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包括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跨尺度精密制造与装配关键技术、10吨级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关键技术等。此外,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合作,开展了航天薄壁件超声波喷丸校形机器人关键技术与系统的研发。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了技术创新、掌握了关键技术,共同培养了新一代航天科技人才,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和中国商业航天事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是加强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高能级科创平台在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中具有重要作用。蓝箭航天是空天运输系统智能控制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和空天动力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的承担单位,将在高性能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与浙江理工大学等单位组建创新联合体,强化产业链协同,与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展相关研究。蓝箭航天将进一步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科创平台建设质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这些平台,汇聚顶尖人才,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我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蓝箭航天的发展历程,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蓝箭航天将继续秉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面推进我国的航天事业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来源:创新浙江)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