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090/2024-00096 | 发布机构: | 省科技厅 |
发文日期: | 2024-07-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杭71号建议的答复
浙科提〔2024〕265号
顾晓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推动山核桃黑斑病研究的建议收悉。该建议对于提升我省山核桃产业品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我厅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根据《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的规定》关于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经商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现答复如下:
序号 | 具体诉求 | 答复内容 |
1 | 省科技厅可否面向基层一线征集一些与乡村振兴相关,涉及浙江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进行立项,安排专项资金、开展专项研究,推动严重影响山核桃质量的黑斑病的解决,推动科研攻关“研究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 我厅一向重视山核桃等特色经济作物的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近年来,省基础公益计划累计支持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单位开展山核桃相关研究项目28项。2023年以来,组织浙江科技学院、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浙江省油茶、山核桃和香榧中抑菌功能组分制备与抑菌产品开发”“核桃林下轻简复合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薄壳山核桃良种引进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等与山核桃产业相关的重点研发项目4个,投入财政资金365万元。 下一步,我厅将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以及相关市县,从山核桃黑斑病果实筛选、致病机理研究及防治等方面,共同凝练攻关需求,积极推动按程序纳入省科技计划项目,进一步提升我省山核桃病虫害防治能力,促进山核桃产业发展。 |
2 | 相关部门破除部门界限,协同推动山核桃黑斑病的研发,同时农业部门要在特殊小宗作物农药研究登记申报、有机肥补贴以及农业科研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 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等单位也高度重视山核桃等农产品的防病研究以及产学研载体建设。2022年,我省获批省部共建浙江农林大学。2023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农业农村部签署合作共建浙江农林大学协议。浙江农林大学作为省“三农九方”科技联盟单位,目前省级农业科研、教学、推广成员单位达24家。省林业局将山核桃病害防治列入省院合作攻关课题,并支持了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林科院、杭州市林科院等科研院所承担“山核桃退化林地修复技术应用示范与推广”“山核桃良种培育及高效示范”等5个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提升山核桃林地的自我修复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山核桃作为特色小宗作物,目前尚未有防治其黑斑病的农药登记。为解决特色小宗作物“无药可用”难题,农业农村部组织制定发布了《用药短缺特色小宗作物名录(2019版)》《特色小宗作物农药登记药效试验群组名录(2019版)》,山核桃已列入用药短缺特色小宗作物名录。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积极支持山核桃等小宗作物农药登记,指导农药生产企业通过特色小宗作物联合试验产品绿色通道进行农药登记,加快审批进度。会同省林业局,针对林地有机肥补贴开展相关政策研究。 |
3 | 充分发挥浙江农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势,省农科院、省林科院以及杭州市的相关科研院所要形成合力,形成研究方案,共同发力,探索山核桃黑斑病的发生机理,找到防治方法。 | 从前期研究成果来看,海拔与土壤类型、质地和土层厚度等因素对山核桃黑斑病发生的影响较大。一是低海拔区域的山核桃黑斑病发病率较高;二是受到山核桃林地长期耕作,土壤营养逐步退化等因素影响,加上配套栽培技术不足等问题,导致山核桃树体逐渐衰退,对病害抵抗力下降,山核桃易感染黑斑病。此外,作为木本植物,山核桃品种选育周期长,抗病性品种培育尚未有进展,无法为黑斑病的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我厅将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等部门,针对黑斑病发病的病原性和生理性来源,进一步发挥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省林科院等林业科研院所等优势单位作用,进一步开展发病机理研究、种质资源评价,筛选抗性强、产量稳定的品种等进行研究攻关和示范推广;并通过开展山核桃病害防控技术培训和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提升山核桃林树体的生长能力和林地质量,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
感谢您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厅门户网站(http://kjt.zj.gov.cn),了解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工作信息。
联系单位及联系人: 省科技厅协调处 庞俊锐
联系电话:057********20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24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