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三力”齐发,助力企业攀“高”逐“新”
科技型企业是极具市场活力和创新潜能的经营主体,也是区域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和强劲势能。近年来,金华市婺城区高度重视和科学谋划科技型企业雁阵梯队发展和企业研发平台体系建设,聚焦“梯次培育拓增量、协同管理稳存量、建圈强链提质量”发力,助力婺城企业向“高”攀升、向“新”突破、向“强”进军。
在梯次培育上发力 夯实科技助企“硬支撑”
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持续优化“增值化”科技服务体系,做细做实主体梯次孵育链,助推全区科技企业量质并进。 分层分类建库培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实地摸排走访工作,深入挖掘辖区科技企业申报源头,分层分类建立创新主体申报库、预备库和培育库,通过主题培训、现场指导、专群沟通等方式逐家辅导提升,做到符合条件即申报。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保持申报库30家以上、预备库40家以上、总培育库60家以上。 用足用好科技政策。出台《关于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提升科技创新能级的若干意见》等政策,以政策牵引在库企业加快创新产出。如明确新认定和通过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市区共分别奖励50万元、25万元。通过组织政策宣讲会、申报培训会以及线上推送政策摘编等方式,将科技惠企政策宣贯到位。
做深做精指导服务。聚焦主体资质申报、科创载体建设、高投项目提速等工作,建立“一企一档”,开展常态化跟踪服务;针对研发费用归集、行业技术需求等问题短板,邀请省专家团开展集中授课、在线问答和逐家研判等,为企业提供“专业化”“定制化”“链条化”服务。
在管理机制上发力 下好工作统筹“一盘棋”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婺城区已建立部门协同、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和规范清晰的管理制度,为科技企业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横向协同抓落实。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机制,合力制作涉企事项办理指南和流程图,协同区发改、经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部门,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共同推进主体培育工作,在全区形成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 纵向联动抓监管。贯彻省市专项自查工作,常态化开展科技企业专项自查行动,通过查阅资料、现场察看、听取汇报等形式做到真查真改真落实,督促企业及时反馈整改说明表,把实地检查的“问题清单”转化为主体发展的“成效清单”。
前端用好网格员。借助乡镇经济网格员力量织密数据网络,将主体培育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街道),共同做好摸排调研、惠企服务和政策指导,聚力推进优质企业培大扶强。年均开展科技助企服务500余次,持续释放政务服务乘数效应。
在建圈强链上发力 赋能产业创新深融合
婺城区鼓励和支持企业开放协同创新,通过加强创新资源一体化配置、产学研一体化联动、特色产业全链式发展,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主抓特色产业聚链成群。支持万里扬等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技术创新中心,以开放共享科研设备、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和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等形式促成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牵头开展轻量化新材料产业链精准培育,计划构建“一核引领、两翼协同、多点支撑”的产业生态圈,赋能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狠抓研发平台扩面提质。深入实施研发机构覆盖提升行动,鼓励企业积极整合研发场地、配备专职研发人员和研发专用设备,沿着“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重点企业研究院”的研发平台体系进阶跃升、释放研发潜能。截至2023年底,婺城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达73%,位列全市第一。 深抓产学研合作提速进阶。区内校企合作的今创智能制造研究院、浙江大学-氢途科技婺城氢能与燃料电池联合研发中心、万里扬中央研究院等为解决主导产业共性难题发挥作用,切实把创新潜能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同时,通过深化“揭榜挂帅”机制、用好“百博入企”政策、举办“科技沙龙”等对接活动,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化产学研合作,靶向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
(来源:创新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