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激荡发展新动能
编者按:“科技创新鼎”是省委、省政府设立的,代表浙江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2024年11月22日,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员部署会暨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授予5个设区市、20个县(市、区)2023年度“科技创新鼎”。“创新浙江”微信公众号推出“‘鼎’端访谈”栏目,围绕“科技创新强、产业能级高、创新主体活、创新生态好”,邀请部分获鼎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畅谈各市县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成效新进展,为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浓厚氛围。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激荡发展新动能
中共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 沈敏
近年来,宁波市鄞州区全力落实“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以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为牵引,大力实施“创新强区”战略,通过打好平台提能造峰、主体多元培育、研发投入增长、人才引育管用“组合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双创”工作三年两获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成功夺得2023年度省“科技创新鼎”。
聚力协同创新体系升级,打造资源引聚“加速器”
以系统化思维抓好科技创新工作。
完善顶层设计布局。深入贯彻落实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制定出台《科技创新引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推动形成以科创为“牛鼻子”的年度系列攻坚行动,不断深化“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加快创新资源高水平集聚、创新成果高质量转化、创新要素高效率协同、创新环境高品质提升,相关工作入选浙江省县域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最佳实践案例。
畅通成果转化渠道。以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发起成立长三角区县(市)技术转移服务联盟,落成全国首家区县级技术转移协会;整合科技大市场网站和鄞州区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平台资源,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一万件;持续开展鄞企—高校双向行等系列活动,推动校企协同开展技术攻关,着力提升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动力和产业化水平,2024年1至11月全区实现技术交易额118.2亿元;在2024年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中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十。
激活高端智力支撑。充分发挥宁波院士中心“枢纽”作用,汇聚院士圈层领军人才、中青年科学家的智力资源,推广“政企校联动”培育模式,加大企业实用人才选拔力度,实施“鄞领双传承”计划和“青蓝接力”工程,持续举办鄞州科技企业领军人物研修班、新生代创业者高级研修班,做好新生代企业家培育工作。目前,全区拥有市级院士工作站(院士科创中心)22家、博士创新站36家、博士后工作站62家,人才资源总量达到43.84万人,在2023年浙江科技人才发展指数中位列宁波第一、全省第一梯队。
聚力创新平台提能造峰,打造产业升级“生力军”
始终把平台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
推动高新产业能级提升。构建“一产业、一规划、一链长、一专班、一政策、一基金”培育框架,持续完善产业链发展树状图及招商指导目录,精准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好的“战新产业”项目,连续三年作为“加大科技投入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成效明显的区县(市)”受到市政府督查激励。2024年1至11月,全区科创强基项目完成率达173.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0.6%。
推动高端平台优化建设。积极融入甬江科创区建设,持续做强浙江创新中心等现有科创平台能级,支持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宁波诺丁汉国际海洋经济技术研究院建设,加速引进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宁波院区和浙江省医疗器械审评宁波分中心。大力支持鄞州企事业单位参与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加快重大成果向原创性、颠覆性技术转化,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
推动双创事业蓬勃发展。实施双创平台“稳量提质”工程,持续优化“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孵化体系,引导平台及运营机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组合,不断打响“鄞创”孵化品牌。目前,全区拥有各级各类备案双创平台53家、其中国家级双创平台14家,平台数量和质量稳居全市第一方阵,鄞创科技孵化器成为宁波唯一六次获评A类优秀评价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聚力企业梯队扩量提质,打造主体发展“催化剂”
把发挥市场主体创新作用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优化创新企业培育。实施科技企业“倍增”升级版,通过政策激励、清单化排查、跨部门联合辅导等方式,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力度,并择优纳入高新苗子企业培育库,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并进的创新矩阵。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将达2340家,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3家,数量均居全省区(县、市)首位。
强化研发能力提升。持续开展规上企业“两清零一提升”行动,着力提升规上企业研发活动率及研发机构覆盖率。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省级及以上企业研发机构数量居全市第一。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加强基础应用研究、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1年以来累计实施市级以上重大专项131项,荣获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42项、其中一等奖9项,R&D经费占GDP比重从2017年的2.4%提升至2023年的3.17%,实现跨越式发展。
深化科技助企服务。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降低抵押类贷款、提升担保类贷款、鼓励信用类贷款,提供特色化金融服务。截至目前,“风险池基金”贷款累计审批通过企业1326家,授信额度达49.98亿元,贷款额度达47.91亿元。率先开展科技保险试点工作,关键研发人员团体意外伤害保险等十大险种累计为区内企业提供279.16亿元风险保障,为企业引进和留住高端人才提供了良好支持。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与知识产权协会及技术转移协会作用,探索高新企业资源平台共享机制,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校企合作、权益维护等指导服务,帮助企业良性发展。
(来源:《今日科技》2024年第10期、宁波市鄞州区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