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加强涉海领域创新引领 着力激发海洋科技创新动力
象山县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以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紧抓不放涉海领域科创平台建设、成果转化、要素支撑,力求更多涉海科技创新变量转化为县域经济发展增量。2024年,全县海洋经济生产总值预计增长10%,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30%以上,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预计达2.91%,新增海洋科技研发成果转化80项。
发挥资源优势
搭建海洋科创策源新平台
打造优势合作平台。深化央地合作,依托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南方中心等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研究院+研究所”三级组织架构,为象山海洋新兴产业战略布局提供技术研发、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等综合性支撑。目前已获批国家、省市级和创新平台等项目51项,获省部级以上奖项31个。
建设技术试验平台。围绕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象山片区项目建设,探索建立海上试验场市场化运营机制,进一步深化投资主体、投资模式创新,解决海洋新材料和海洋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测试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截至目前,一期项目完成投资5010万元,主体工程已完工,计划今年底投用。
创新场景试用平台。聚焦趋势场景化、场景项目化、项目产业化,完善场景化应用推进机制,创新无人船、无人机、无人艇、无人车等“四无”示范场景,沙盒试验波浪能装备、深远海采矿、风电关联装备等海洋领域新产品新技术,重点谋划37个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争创“低空+海洋”创新融合发展试点。
突出科技赋能 构建科创成果转化新通道 扩大源头供给,注入转化“活水源”。联合高校成立技术服务工作站,设立涉海领域百项发明专利资源库供企业免费使用;重点建设“临港装备与功能材料”概念验证中心,挖掘创新概念的技术和商业可实现性,进一步做大海洋科创成果池。截至目前,概念验证中心遴选专家团队20人,开展验证服务13次,发布科技成果数量较2023年增长247.5%。 实施精准对接,按下转化“快捷键”。强化“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产学研协同长效机制,通过省科技平台公开征集企业技术需求,吸引高校院所、技术团队揭榜答题,解决制约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卡脖子”技术难题。目前已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6项,征集和发布各类科技成果310项,累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90项。 促进服务增值,激发转化“便利度”。谋划建设涉海领域科技大市场,深化“科技经纪人”服务机制,布局打造一批现代海洋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配置、服务集成的“一站式”海洋创新服务体系。2024年共惠及企业296家,同比增长131.8%;开展技术对接会13场,同比增长30%。 强化要素支撑 做优海洋产业发展新生态 抢抓海洋政策红利。积极争取上级海洋经济政策,充分利用惠企政策,贯彻落实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重点开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倍增行动,出台涵盖科技研发投入、创新能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平台引育、创新生态优化等5个方面的一揽子惠企举措。2024年以来,共兑现科技奖补资金4690万元,惠及企业350家次。 推动蓝色金融创新。完善科技金融支持机制,开发科技金融数字化融资平台,迭代海洋科创领域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发展“海洋碳汇”,探索开展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等环境权益类抵质押融。2024年全县科技信贷余额2.6亿元,同比增长89%;已发放全省首单蓝碳质押贷款,累计实现碳汇增值超过200万元。 强化专业人才招引。深化以赛引才,持续开展“青年与海”人才科技周、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半岛”系列人才引育等系列活动,全力搭建专家学者、青年人才合作交流平台,形成海洋创新人才引育的强大合力。2024年以来,新落地海洋科创领域人才项目8个,新增海洋科创领域博士等高级人才45名;“以赛引才”共征集到基金投资项目86个、创新人才项目262个。 (来源:象山县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