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索引号: 002482090/2025-00077 发布机构: 省科技厅
发文日期: 2025-07-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湖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 07- 18 11: 38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答复意见:

浙科提〔2025〕278号  

孙贤龙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南太湖科创走廊建设的建议》收悉。该建议对于全省科创走廊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厅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根据《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的规定》关于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经商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湖州市政府等,现答复如下:

序号

具体诉求

答复内容

1

建议省发改委和省科技厅将南太湖科创走廊纳入省科创走廊体系

科创走廊是我省加快推进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科创平台和载体,已先后布局建设杭州城西、宁波甬江、温州环大罗山等省级科创走廊。一是规划先行。制定实施《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等规划,将“谋划建设湖州、衢州、舟山、台州、丽水等科创平台”写入规划,支持和推动湖州谋划建设科创走廊等科创平台。二是指导会商。2025年4月,会同湖州市科技局、规划编制单位,围绕《湖州南太湖科创走廊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开展专题研究;6月,会同湖州市科技局,再次就《发展规划》进行会商研究,指导和推进湖州加快《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做好谋划建设南太湖科创走廊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一是加强走廊布局统筹。会同省级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南太湖科创走廊纳入省级科创走廊体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加快推动浙北地区以科创走廊等区域创新平台为牵引,加快集聚技术、人才、资本、数据等创新资源,为我省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指导规划编制。指导湖州市立足长三角中心区的区位优势,聚焦绿色发展定位,统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全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等国家级试点建设,进一步理顺南太湖科创走廊的建设背景与发展基础、总体要求、空间格局、重点建设内容等,加快制定形成高质量的《发展规划》文本。

2

建议省级层面牵头建立跨区域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产业协作等机制

近年来,我厅积极推进科技成果集成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推动科技创新跨区域协同发展。具体到湖州:一是推动湖州跨区域科技创新协同联动。支持湖州发挥接沪融杭、联通苏皖区位优势,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承接长三角创新和产业功能溢出,吴兴区获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德清纳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联动区范围,赋予德清打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的重要定位,全面链接杭州创新资源。二是推动创新创业生态优化提升。支持湖州因地制宜探索教科人一体改革发展路径,将德清县“地信+”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高端化发展列入首批省级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试点,统筹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增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支持湖州开展“先用后转”改革,推动在新能源、地理信息等领域推行“龙头企业运营+上下游企业转化”模式,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的电池储能成果池作为9大成果池之一,在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暨第二届浙江科技创新合作大会亮相。

下一步,我厅将持续深化教科人一体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一是实施“伙伴计划”。建立“平台+高校+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机制,指导在湖州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全省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科创平台与企业结对合作,围绕企业、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开展有组织科研攻关,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二是拓宽转化路径。深化成果赋权、单列管理、“先用后转”、限时转化等科技成果转化集成改革,升级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3.0,打造高新技术成果交易平台,按区域和领域分类构建“成果池”,支持和推动科技成果全省域跨区域转化。支持在湖州的科研院所、领军企业等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验证平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加速从“书架”走向“货架”。三是强化协同创新。支持和推动湖州主动融入G60科创走廊和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推动德清加快打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支持湖州与杭州城西、宁波甬江、温州环大罗山等省级科创走廊协同联动、错位发展,着力构建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区域科技创新格局。四是支持先行先试。鼓励和支持湖州以谋划和建设南太湖科创走廊为契机,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转化集成改革、创新人才发展评价改革、科技金融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3

建议省级层面加大支持国家级和省级重大创新载体,支持承担国家科技计划(专项)项目

我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决策部署,大力支持湖州科技创新工作,推动湖州在建设创新浙江中走在前、当示范。一是推动加快建设创新策源高地。制定实施《关于支持湖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若干政策措施》,湖州创新能力跻身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第40位、提升4位次。支持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莫干山地信实验室等“国字号”科创平台落地湖州,累计在湖州布局建设全省重点实验室16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9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培育国家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4家,推动地磁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实体化运行。二是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杭州—桐乡—德清联合体”入选国家智能物联网企业“车路云一体化”应用首批试点城市。支持蓝箭航天等优势企业牵头组建省级创新联合体2家,累计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3家、高新技术企业207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7298家。支持华莹电子牵头实施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支持1.3亿元。支持湖州各类创新主体承担实施2025年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8项、省财政支持资金9200余万元,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赋能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厅将持续支持湖州创新策源建设。一是持续支持创新载体建设。充分发挥省委科技委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莫干山地信实验室等平台建设。部署开展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和动态调整,推动浙大湖州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在湖州加快布局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平台等创新载体,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二是持续支持承担重大任务。支持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全省重点实验室、科技领军企业等在湖州的各类创新主体,牵头承担或参与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并按规定予以政策、资金等支持。鼓励和支持超威、天能等“头部企业”整合优势力量组建创新联盟或创新联合体,开展前沿技术联合攻关,加快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感谢您对浙江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陆我厅门户网站(http://kjt.zj.gov.cn),了解科创走廊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布局、科技成果转化集成改革、创新生态构建等方面的工作信息。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7月7日

联系单位及联系人:浙江省科技厅法规处 蔡建军

联系电话:0571-87055403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