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索引号: 002482090/2025-00090 发布机构: 省科技厅
发文日期: 2025-07-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9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 07- 18 16: 22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答复意见:

浙科提〔2025〕297号  

汪琰斌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90号提案《关于加强种业科研项目投入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事关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一直以来,我省高度重视种业科技创新,以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为主抓手,推动育种协作攻关,为“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强省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创新支持模式,长周期持续稳定支持育种科研攻关。针对种业科技创新长周期的特点,为更好支持育种科研攻关,2012年开始,我省创新设立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以下简称“育种专项”)。专项坚持“持续、稳定、赋权”原则,以五年为一实施周期,从种质材料、技术攻关、品种选育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开展有组织科研。“十四五”以来,育种专项围绕水稻、旱粮和十大农业主导产业组建12个协作组,累计投入省财政经费超4亿元,目前已育成新品种(组合)496个,其中通过国家审定(登记)139个,省审定(认定)323个。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发明)一等奖6项。育成的常规稻品种省内覆盖率100%,杂交稻覆盖率97%;育成的“台绿”“浙青”系列西兰花品种对我国西兰花品种进口替代贡献率达60%以上;樱桃番茄品种“浙樱粉1号”打破日本品种长期垄断局面,占省内市场65%以上;形成了水稻“中嘉早17”、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等一批推广面积全国之最的重大品种,为推动我省种业振兴、粮食安全和农业特色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加强考核评价,确保育种科研攻关高质高效。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出台《浙江省“十四五”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总体实施方案》,印发《浙江省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对育种专项实施“年度报告+中期评估+期满考核”的分阶段考核机制。省科技厅每年组织对各协作组进行年度检查,形成年度执行情况报告;育种专项实施期满3年,由省科技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等省级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中期绩效评估,并结合日常考察、年度检查等结果,对课题经费进行适当调整;专项实施期满后,对育种专项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价。通过分阶段考核评价,确保了科研团队科学合理设置目标,并结合实际对项目实施进行动态调整优化。

三是强化平台支撑,提升种业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在育种专项的持续稳定支持下,我省种业科技创新资源不断集聚。2022年,我省水稻生物育种领域成功获批建设首批全国重点实验室,畜禽和豆类蔬菜等领域获批建设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含部省共建)3个。2022年6月,聚焦现代生物种业和高效生态农业,正式批复建设我省农业领域省级实验室——湘湖实验室。优化重组设立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深远海适养种质发掘与高效牧养技术、蔬菜种质创新与品质育种、畜禽生物育种等8家全省重点实验室,各领域科创平台体系不断完善。同时,我省积极推进科创平台与企业合作,实施科创平台“伙伴计划”,宁波微萌种业、巴贝集团、青莲食品等一批具有育繁推一体化能力种业科技企业加快发展。

四是加强人才引育,壮大高水平育种科研人才队伍。育种专项的持续稳定支持,为广大育种科研人员创造了潜心科研的良好环境,一批人才脱颖而出,为我省现代种业发展储备了“第一资源”。省委人才办在2025年人才遴选工作中,专门设立农业农村人才遴选平台,重点支持在种业、种植业等领域技术研发人员。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推行直接认定、自主评审、集中评审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形成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针对您提出的延长科研项目周期、优化科研经费配置、建立分阶段考核机制、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的建议,省科技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主要有:

(一)关于延长种业领域科研项目周期和优化科研经费配置。在省委科技委的统一领导下,持续推进育种专项,完善育种科研长周期支持机制。由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做好“十五五”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的谋划工作。针对育种科研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问题,进一步迭代完善育种专项管理办法,编制“十五五”育种专项实施方案,为育种科研人员提供潜心研发的科研环境,支持聚焦关键问题开展协同攻关,提升我省种业核心竞争力。统筹联动省农业农村厅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省“三农九方”科技协作计划项目等省重点行业科技计划项目,加大我省育种科研投入,构建完善从技术攻关到推广示范的育种全流程支持体系,推动产出更多育种攻关标志性成果。

(二)关于建立分阶段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省委科技委统筹协调职能,加强项目管理考核评价,确保育种科研攻关高质高效,不断优化种业领域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布局,加强衔接,全面提高科技计划资金配置效率,提升科技投入效能。进一步完善育种专项“日常考察+年度报告+中期评估+期满考核”机制,及时跟踪育种实施进展,加强动态调整。深入推动育种专项分阶段考核评价结果与奖惩机制相挂钩,相关结果作为后续项目设置、资源分配和动态调整重要依据,进一步激发育种专项参与单位的创新活力。

(三)关于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依托各类人才计划,进一步强化种业领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的引进与培养。充分发挥育种专项协作组作用,通过首席专家“传帮带”等形式,打造一支老中青结合、梯队合理的育种队伍。深化种业领域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单列管理和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等科技成果转化集成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动能。省委人才办将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做好2025年度农业农村人才遴选工作,特别是对育种科研领域人才和用人单位,点对点做好政策宣介与指导。

感谢您对我省种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

联 系 人:省科技厅重大处 温向明

联系电话:0571-87057036  传  真:0571-87054677

邮    编:310006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7月7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