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090/2025-00101 | 发布机构: | 省科技厅 |
发文日期: | 2025-07-2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嘉8号建议的答复
浙科提〔2025〕310号
邵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以企业主导的科技项目为载体助推教科人一体化发展的建议》收悉。该建议对于做深做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厅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根据《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的规定》关于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经商省经信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现答复如下:
序号 | 具体诉求 | 答复内容 |
1 | 强化科研政策力度。 | 近年来,我厅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不断夯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一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面实施“8+4”政策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2 条”等政策,持续加大对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优惠力度,减轻企业税负。印发《浙江省制造业“智能制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指引(2024版)》,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二是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浙江省重大科技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战略前沿技术,深化完善以人才团队为核心、平台为载体、战略需求为牵引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机制,有效提升省重大科技计划实施绩效。三是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实施“尖兵”“领雁”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快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2024年,企业牵头承担或参与的“尖兵”“领雁”项目占比达81.2%。 下一步,我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加大政府科技创新投入。深化政府科技创新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财政资金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统筹管理。二是强化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组织修订省级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管理办法,支持企业梯次建设省企业技术中心、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等研发机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
2 | 深化政产学研合作。 | 近年来,我厅围绕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集成改革。一是引导高校院所围绕企业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学研合作。目前,已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11家、全省重点实验室188家。省属高校近五年共承担纵向横向科研项目5万余项,其中与企业合作的横向项目3.4万余项。二是会同省财政厅打造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安心屋”。推动“安心屋”内科技成果及其作价形成的股权实行单列管理。现有1600多项成果实施赋权,累计6000多项成果支持“先用后转”,免费试用2400多次。三是持续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定价,制定全国首个科技成果定价交易省级地方标准,会同阿里巴巴共同打造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升级版,企业技术交易额从2018年的20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近5000亿元。四是实施成果转化“双百千万”专项行动。建立“新知新质圆桌会”工作机制,涌现出“湖州蒲公英计划”“绍兴越快转”“金华廊链汇”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作体系和案例模式。完善成果转化公共平台体系,建设上下贯通、统一规范、调度有序的网上技术市场体系,目前已实现全省11个设区市、90%县(市、区)全覆盖。 下一步,我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推行“四题一评”科技创新模式。印发实施《关于构建“企业出题、政府助题、平台答题、车间验题、市场评价”科技创新模式的实施意见》,持续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等科技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二是鼓励相关企业出资与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联合基金,引导科研院所和院校聚焦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开展目标导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三是强化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组织修订省级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管理办法,支持企业梯次建设省企业技术中心、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等研发机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
3 | 提升人才支撑能力 | 近年来,我厅联合省教育厅积极推动高等工程教育,大力布局工程教育类学科专业,实施“双百行动”计划。一是加强企业与高校院所科技人才有序流动。组织开展“科技副总”选聘工作,从高校、科研院所选聘一批应用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赴企业兼任“科技副总”,帮助企业针对关键技术问题开展项目凝练、资源整合和研发攻关。高校主要国家级人才由2020年底943人次增加到2400余人次。二是大力布局工程教育类学科专业。目前全省开展本科、硕士层次教育的高校占比分别达到95%、52%,其中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11所。博士点、硕士点中的工程教育占比分别达到48%、32%。在我省54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工学门类占比32%。创设省人工智能学院,推动浙江工业大学与白马湖实验室共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科教融合学院。成立省现代产业学院联盟,近年来分三批立项建设61个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打造71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160个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项目、1278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不断推进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紧密结合。 下一步,我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指导高校建设若干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全面推广“产业教授”“科技副总”,加快构建“引才入企、引智入校”的循环通道。二是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专项计划,设立产教融合研究生招生专项指标,鼓励和支持企业科技人员报考“工程博士”“工程硕士”,遴选符合条件的企业优秀工程人才到高校担任研究生导师。三是以工程硕士博士培养改革为重点,组织万名以上研究生到企业开展科研训练,将企业管理及技术难题作为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成果课题;高校横向经费实际到账总金额达到一定额度的产学研项目,可上升为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可按程序纳入省级人才计划支持范围。 |
感谢您对浙江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厅门户网站(http://kjt.zj.gov.cn),了解教科人一体化等方面的工作信息。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7月7日
联系单位及联系人:浙江省科技厅成果处 韩红祥
联系电话:0571-87054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