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坚持“以研焕产、以产纳才、以才促研” 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嘉善县紧紧围绕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和教科人一体改革,通过构建“研产才”闭环赋能机制,全面激发企业创新动能,全县科技创新水平整体实现阶梯式跃升。目前已实现“科技创新鼎”四连冠(全省仅四家、嘉兴市唯一)。2024年,嘉善创新指数跃居浙江省第五,县(市)第一,其中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规上工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达到86.8%、68.2%,均列浙江省第一。
坚持“以研焕产” 推动能级跃升
深化产研融合。实施科创平台“伙伴计划”,推动县域科创平台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等方式深化协同创新。目前,全县四大高能级科创平台与县内外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36个,与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合同143份,累计合作金额超3亿元。联合技术攻坚。改革县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设立联合攻关专项,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技术创新。聚焦关键技术突破,实施“科创祥符”科技攻关计划,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攻关体系,精准提升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近三年来,全县共列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2个,其中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项目1项,共获得省级资金3990万元。政策赋能创新。完善科技企业奖补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配套措施,政策红利精准滴灌,为企业发展注入“真金白银”。目前已连续出台三轮科技创新政策,累计兑付惠企资金超5亿元,惠及企业3796家次。
坚持“以产纳才” 优化培育体系 构建产业链接网络。定期组织“聚才建圈强链”对接活动,积极发挥科创平台外协作用,助推企业成功联结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资源,择优遴选科研人员入企担任“科技副总”。比如派驻群展精密的“科技副总”联合企业成功研制耐高温材料紧固件,解决了企业长期面临的技术难题,促使成本下降近30%,产品已打入广汽、东风、长安等知名车企供应链。靶向引进行业人才。积极打造以“星耀南湖”人才计划为龙头的“全链式”政策体系,优化人才引进软环境,提升企业自主引才积极性。比如基于科技前沿“柔性传感”技术,福莱新材已从海外引进10名人才。精准培育技能人才。以嘉善技师学院为平台,建设人才实训中心,深化冠名班、订单班、新型学徒制等培养模式,推进工学交替、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目前,针对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县域主导产业,在嘉善技师学院开设了金乙昌·通导一体化、禾芯·集成电路、翠展微·微电子技术等3个冠名班,已培养学生160多人。 坚持“以才促研” 激活创新生态 强化平台能级建设。构建省市县三级企业研发机构培育体系,鼓励企业完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逐步完善研发中心功能和能级。全力推进龙头企业建立高能级研发平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比如长盛依托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成功研发核电用轴承并实现进口替代,入选全省重大科技成果清单。目前全县累计培育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6家,省级企业研究院40家,省、市级研发中心各131家、234家。嘉善县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335.6人,列嘉兴市第一。优化人才梯队支撑。完善科技人才“引育留”全流程体系,针对产业发展需求,鼓励专项引才与柔性引才、自主培育与跨域引进“齐头并进”。近三年,累计引育国家级高端人才18人、省级以上高端人才12人,在全市均处于领先水平。顶尖人才驱动创新。紧扣人才这一创新核心要素,大力推行“科学家+企业家”协同创业模式,完善技术入股、成果赋权等激励机制。 (来源:嘉善县科技局)